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记者探访黑龙江源头洛古河村 感受母亲河畔升起的阳光
2012-09-24 09:32: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漠河9月24日讯(记者 侯巍) 九月的漠河天高云淡,九月的漠河清凉舒爽。23日,记者跟随“游龙江•爱家乡”采访团从漠河县出发一路向黑龙江源头进发,踏察黑龙江源头洛古河村,探访大界江的丰韵。在蜿蜓的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领略了沿途漠河大气磅礴的秋色,或雾蔼蒸腾,或群山环绕。

洛古河村村碑。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采访组成员在龙江第一村合影。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神秘小村洛古河 母亲河畔升起的阳光

  9时许,我们来到了洛古河村。村口一条木船停靠在一块石碑边。红色的字格外醒目——洛古河村。尽管我们穿着很厚实,在这里仍旧感受到有点寒冷。漠河县副县长孟利指着不远处的河流说,“那就是黑龙江!对岸就是俄罗斯。再往前走就是我们此行要踏查的界江,黑龙江。到了这里就找到了黑龙江的源头。”神秘的洛古河村既将我们的面前拉开神秘的面纱,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向村中走去。整个洛古河村看起来并不大,村庄的房子都是木刻楞房,房前有院子,菜园子,几乎每家院门前都有两根高高的柱子。后来经询问得知,这些是用来晒鱼用的。有的房前挂了几串红红的辣椒,很有特色的北方民居。一条水泥路将小村庄一分为二,沿东向西一眼便能望到村头。


 

正在晒鱼的李大娘。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洛古河村保存着原始的生活方式,烧木拌子。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迫不及待的推开一排木制大门,75岁的李大娘正在家中晾晒鱼干,她先是拉拴在柱子上的绳子,从柱子上方缓缓降落下来一个长方形的纱窗,里面晒的“传丁子”已经晒干。李大娘说,“把鱼放在双面都是纱窗的框子里晾鱼既干净又不会有苍蝇。”“传丁子”是一种很小的鱼,鱼民将鱼打上来后,还要剥肚去肠,然后放盐晾晒,干好后利于储藏,鱼干是洛古河村冬天主要的食物。洛古河村一直以来保存着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现在,晒鱼不是为了自己食用,还有一些外地的游客购买品尝。李大娘说,家里的晒的鱼干几乎都卖完了。


 

洛古河人家略影。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洛古河村略影。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洛古河村位于黑龙江上游,是距黑龙江源头最近的一个村落,有黑龙江源头第一村的称号。建筑为北方传统的木刻楞群。洛古河村距北极村50公里,距漠河县90公里。全村仅有57户,162人。据洛古河村书记刘维方介绍,自己两年前任洛古河村书记,以前是这里的村长。近年来,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洛古河村的发展,全村半数以上人家开设家庭旅馆。洛古河村人均收入也以每年20%速度递增,2011年人均收入达到了8778元。


 

洛古河村西头的“源”。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在洛古河村以西8公里处,黑龙江南源额尔古纳河与北源石勒喀河在这里交汇始称黑龙江,江水晶莹透澈,曲折回环,顺流而下,奔腾不息。洛古河因黑龙江源头而显得神秘无比。

黑龙江源头美丽的秋色,快艇从江面上驶过。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黑龙江源头美丽的秋色。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记者手记:

  在洛古河呆的久了,便不愿离去,蓝到透明的天空,洁白的漂浮的云朵,秀美的五花山色,亘古流淌的黑龙江江水,沿岸的中俄界江风光。都会让你感受宁静淡泊之美,这种美并不华丽却沁人心脾,这种凉爽爽不含任何杂质。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