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30日讯 (记者 王蕊)“村里的医生少,即使过节我也都留守在卫生室里。只要村里人一个电话,我都会随叫随到。”……30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村医裘文兴没有留在家跟家人团圆,而是守在在延寿县延河镇福山村卫生室里。在他工作的25年间,他从没有真正地放假过,这个中秋节亦是如此。
上午10时许,当记者随车来到卫生室时,裘文兴正在为一名女患者把脉,两人交流了一会之后,他便开始为她针灸。记者在与这名患者攀谈后了解到,她叫裘莲,是来自延寿县的,不久前手开始麻木,甚至拿不起东西,裘文兴决定为他作针灸治疗。说着,裘莲举起插满针的手给记者看。
“她是神经末梢有问题,再严重的话甚至会肌肉萎缩,这个时期最重要,必须坚持针灸治疗。”裘文兴义正言辞地说着。
![]() |
裘文兴为患者针灸。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
而这样一来,在连续8天的法定假期里,裘文兴就要每天到卫生室里来为裘莲治病。对此,老裘表示已经很习惯了,“肯定不能放假了,即使没有定期在这里看病的,过节期间也总有人需要医生,我们在家心里也不踏实。”
徐燕今年54岁,在福山村生活40余年了,她告诉记者,她的家里人平时没少找老裘看病。“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姑娘得了黄疸型肝炎,把我们都吓坏了,我们马上就给老裘打电话求助。没过几分钟他就赶来了。”
老裘说,像徐大姐这样的事太多了,据他回忆,工作了这25年,他几乎全年365天都没有休息日,平日里也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过个双休日。“大家有什么不舒服也会给我来个电话,我一听,就赶紧往人家里跑,生怕谁得了急症,我要是去晚了会耽误。”
位于延寿县的延河镇福山村卫生室共有3名乡村医生,全村1380人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老裘告诉记者,村里的医生少,村民多。平时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会到卫生室找他,得了什么急病、重病的时候,他就会奔走在村里,有时候还要下到6个屯子里给人看病。几年下来,老裘就像是村子里的“活病历”,哪家哪户的常有什么毛病,都在他的心里。
“时间久了,就是过节了,我也会习惯性地会像上班一样守在卫生室。”裘文兴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就是一名村医,为了给患者看病,挨了不少辛苦,从小耳濡目染,他受父亲影响对学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对自己的村民产生了强烈的责任心。“我是医生,给村民们看病是我的工作,只要他们需要,我就每天都在卫生室里‘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