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记志愿者赵振钧和他的4点钟学校
2012-10-03 09:28:38 来源:东北网  作者:龚卿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9日电(记者 龚卿)在大庆市让胡路区乘风街道有这样一所学校,每天下午4点钟,这里就挤满了刚刚放学的小学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在辅导孩子们做功课,这里没有嬉笑打闹,有的是淡淡的书香和浓厚的学习气氛。这所学校就是大庆社区志愿者,79岁的退休教师赵振钧创办的四点钟学校。

老师在耐心的给孩子们讲课。

  “流动书箱”寄深情

  1993年,赵振钧从中学教师岗位退休后,就成为社区居委会的编外工作人员,一名热心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志愿者。

  看到如今孩子们熟悉的只是奥特曼、变形金刚,却很少了解“神笔马良”、“孔融让梨”这样的中国传统故事,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赵振钧忧心如焚。“孩子们应该多了解中国独有的文化,应该有更多适合孩子们读的故事书。”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创建社区少儿流动书箱,用健康的精神食量来营养少年儿童。

  为了挑选精品少儿读物,赵振钧跑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书店和书市,沙里淘金一样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自掏腰包,购买了《中国古代模范儿童故事》、《中外童话选》、《诗经》、《千字文》等一批有益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图书,组建了第一个“流动书箱”。当他抗着这个书箱出现在大庆市东湖八区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图书被一抢而空,连幼儿园的老师也情不自禁端起他的图书。看到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欢悦,赵振钧欣慰地笑了,沉重书箱所带来的劳累一闪而空。书箱在东湖的幼儿园之间“流动”了起来,几家书店的经理,被赵振钧关爱孩子们的诚心所感动,主动捐书200余本。

赵振钧老师在给孩子讲课。

  赵振钧心存感激,他的愿望是让“少儿流动书箱”,越流越远。2007年1月,赵振钧在东湖第五社区的帮助下,办起了爱心书屋。他的爱心书屋有个特点:不用填写借阅记录,看多久都可以。有人劝他:“你这不是傻吗?万一有孩子拿走不还你怎么办?都是你自己花钱买的!”赵振钧却笑了:“我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自律。”一次,一个初三的孩子借走了两本书后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归还,赵振钧每次在小区里看见他都不提这件事。终于有一天,这个孩子不仅还回了借走的两本书,还捐献了三本崭新的图书。就这样,书箱里的书始终在流动,而图书的量却有增无减。不久,书屋里又成立了校外辅导站。赵振钧的4个儿女都劝他:“您都这把年纪了,该享享清福了,别再参加那些活动了。”他回答说:“能活在现在这个社会是福气,我身体健康,还能为社会继续做点事,这也是福气,共产党不就是给百姓做实事吗”?


  “四点钟学校”汇民情

  从2005年开始,赵振钧的爱心书屋由原先小小的一个操作间,拓宽到里外两间小屋。每天放学后都挤满了前来看书的孩子们,有时孩子们还会拿出作业题向赵老师求教。有一天,赵振钧在晚上回家时发现好几个孩子在小区广场里无所事事,一打听才知道是孩子放学后,家长又没下班,这些孩子没地方可去。

  看着这几个孩子焦灼却又黯淡的目光,赵振钧心里一痛。他立即联系了几名热心的退休教师,开办了校外辅导站,开始义务辅导小区的学生学习。每周一到周五辅导孩子写作业,周六、周日全天开放,学习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和科学常识,给孩子们讲革命历史故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为学习是在学生放学后的四点钟开始,被家长和学生称为“四点钟学校”。

赵老师的图书收藏室。

  赵振钧欣喜地把校外辅导站命名为“四点钟学校”,按照学校的管理机制,招募了高水平的志愿者来辅导孩子学习。他给学校定位成孩子紧张学习后放松的地方、解惑的地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地方、引导孩子奉献爱心的地方。前来志愿服务的老师们从来不用呆板的课时制约束孩子,而是启发孩子自己解决作业难题。还经常组织孩子们练习书法,传授《弟子规》等古典文化。四点钟学校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0多名。赵振钧无私的爱心感动了物业,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特意为赵振钧新建了80多平米的教室,还配备了书柜和书籍,区文明办专门为他的学校挂上了“四点钟学校”学校的标牌。

  场地扩大了,四点钟学校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赵振钧组织开展了“环保小卫士”活动,利用放学和周末时间负责小区的公共设施和绿化看护,维护小区卫生环境,受到了居民的好评。为让孩子恩轻松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赵振钧亲手制作了《永远的丰碑》、《中国“双百”人物图片》、《八荣八耻》《弟子规》、《中国古代英雄》、《中国古代拓片》、《大庆群英谱》等四十余套、近千张图片的图版,定期在四点钟学校内展示。为增加学校吸引力,赵振钧还通过自费、化缘等方式在教室里配置了儿童玩具、生物标本以及手风琴、葫芦丝等乐器,还购买了500多片儿童碟片,定期组织少儿活动。

  “四点钟学校”也成为了爱心传递站。赵振钧每年都带领学生到农村开展城乡联谊活动,组织孩子们为农村学生捐书捐物,累计捐赠衣物2000余件,图书1500本。赵老师还自费购置了一台缝纫机,用捐赠的不能穿的旧衣服缝制鞋垫900余付,组织孩子们送给养老院的老人们。赵振钧把所有的孩子看做是自己的孙子和孙女,用爱心赢得学生,用真诚换来尊敬,“四点钟学校”成为孩子课外活动的天堂,家长放心的港湾。2011年5月,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同志专程视察“四点钟学校”,并给予赵振钧老人高度评价。

  心怀大爱,为事有成。十多年来,赵振钧捐资捐物3万余元,义务服务超过4万小时,组织捐献衣物2万余件,图书3万余册,器具90多件,爱心传递站建立5处捐赠点,辐射全市五区四县。无私奉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认可和社会广泛赞誉。他先后获得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黑龙江省优秀十大员、大庆市道德模范、大庆市优秀志愿者、大庆市社区建设先进个人、大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大庆市关心下一代标兵、大庆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被大庆油田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服务者。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