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援疆系列报道八:新疆的孩子需要“信心老师”
2012-10-07 09:24: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援疆系列报道八:新疆的孩子需要“信心老师”

  东北网新疆阿勒泰10月7日讯(记者 王蕊)2012年7月,我省将对口援建新疆的人员进行轮换,将有第二批的援疆人员继续接替第一批的工作。在别人收拾行装准备返回时,来自齐齐哈尔克山县的援疆教师赵丽新却递上一纸申请,她要继续留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高级中学任教,“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我觉得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我想继续作学生们的‘信心老师’……”

  今年38岁的赵丽新,是在2011年2月24日她来到富蕴县的,目前,她在富蕴县高级中学任英语教研组组长,并担任高三实验班和高一普通班的教学任务。下午,记者在学校的英语组办公室里见到了赵丽新。在与赵丽新攀谈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赵丽新很开朗,很健谈,总是微笑着,脸上总能露出生动的表情。期间,她的话题一直没有离开她的学生。

赵丽新在给高一的新生讲课。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王月是赵丽新所带的高三班的课代表,赵丽新说,现在,王月在班上的英语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可就在一年前,她的成绩也很不理想。“不仅是我,我身边的其他同学们都不喜欢英语。直到念完高一,我们的考试分数只有二三十分。”王月说道。

  到了高二那年,赵丽新接手了王月所在的班级。最初,赵丽新以为到了新疆,换了的只是学生的面孔,只要捋顺课程内容,他们的成绩自然就会上来。“没过多久我发现,他们的平均成绩都是30多分,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他们不爱学英语,没打好基础。”赵立新说。

  掌握了学生们的问题所在,赵丽新开始改变思路。接下来,赵丽新开始根据学生们的水平设计讲课内容,也会找些其他的题给学生们做,她不再一味地给孩子们拔高,而是更注重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打好英语基础。

赵丽新老师给记者展示学生们现在的学习成绩。侯悦桐 摄

  “一开始不太适应,渐渐地,我发现这种方法更适合我,就开始跟着老师学习。”王月说。

  “为了让他们更喜欢英语,我常常给她们建立信心,让她们更有兴趣地学习英语,用我的热情感染他们。”教了大半年,学生们终于喜欢上了英语课,他们的成绩也进步了,现在班上的平均分能达到60分了,看到成绩的赵丽新心里总算踏实些了。

  “她是我们的‘信心老师’,没有她,也许我们就放弃了。可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赵老师给我们树立了信心,帮我们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找到了方向,现在成绩进步了,大家都更有自信学下去了!”王月坚定地说道。

  听到学生们叫她“信心老师”,赵丽新说,她心里觉得特别热乎,美滋滋的。而一年半很快就过了,今年7月,学生们的成绩刚刚有了起色,赵丽新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也到期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她却申请再次在新疆工作一年半。

  “我们觉得,一个女老师,自己的家离这那么远,还要继续留下来帮助我们,我很感动!”说到这,王月的眼圈泛红了。

  在赵丽新刚加入援疆教师队伍的时候,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3年工作目标,现在,她毫无顾虑地为她的目标而努力,一步步地把想法变成现实。“我希望用3年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让他们的成绩有个质的飞跃。‘信心老师’想陪他们考上大学,看他们考出个好成绩给我看。”

责任编辑:强锐

【专题】黑龙江省援疆系列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