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1日讯 10月9日,出了《秋菜小变化折射生活习惯大变化之现象篇》,报道了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大多数市民已经不再大量储存秋菜过冬,而且相对于白菜、土豆、大葱、萝卜等“老四样”秋菜,地瓜、胡萝卜、南瓜、芥菜、小黄瓜、茄子等小品种秋菜开始逐渐吃香。
家住银浪的李大姐看完报道就打来电话询问:“大庆新上了这么多大棚,种出来的菜多了,大家买秋菜的量却少了,那些菜哪儿去了?大庆的菜多了,市场供应充足了,菜价怎么还涨了?”
接到李大姐的电话,记者紧着跑了一天,目的就这些:看看大庆地产秋菜产量如何?没卖出去的秋菜到底哪儿去了,为啥不能便宜点儿卖给大伙儿?没储够秋菜的人家,冬天能吃到哪些青菜?
大庆地产秋菜产量如何?
市农委副主任张士民:大庆的秋菜产量年年上升,今年预计达到3亿斤;冬季蔬菜自给率也由40%提高到60%
“近几年来,普通老百姓购买秋菜的总量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对于秋菜市场的变化,有着多年调研经验的市农委副主任张士民告诉记者,10年前,大庆市平均每个人每年所需的秋菜总量约为150斤,而现在,人均需求量已经不足100斤,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少存或者不存秋菜。
虽然市民个人秋菜的存储量每年都在下降,可我市地产秋菜的产量却在大幅提升。张士民介绍说,为了让市民四季餐桌品种丰富,我市大力发展棚室农业。尤其是《关于加快发展棚室经济,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定》提出3年建设棚室30万栋后,不到两年时间,全市已有18万多栋棚室拔地而起,预计今年底可达20万栋。这已经建成的18万栋大棚里,近3万栋棚室是冬季也可生产的温室大棚。
“今年全市秋菜产量预计达到3亿斤,比去年产量高出一大截。”张士民介绍,据省农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初,我市2.4万多栋温室共产蔬菜4000多万斤。这说明,黑龙江省冬季蔬菜产量里,大庆菜能占到一半以上。
地产秋菜的产量上去了,自给率也随之大幅提高。据统计,10年间,我市冬季蔬菜,包括存储秋菜,自给率已经由40%提高到了60%。
地产秋菜产量那么高,价钱咋还没便宜呢?
龙凤区保田村菜农姜士龙:新建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菜窖,储了10万斤的白菜、萝卜,一冬稳赚七八万,不一定非得赶着卖秋菜。
大庆新上了这么多大棚,种出来的菜自然多了,可大家买秋菜的量却少了,剩下的那些菜哪儿去了?大庆的秋菜多了,市场供应充足了,为啥不能便宜点儿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庆近郊的大部分菜农会将秋菜分成两批出售,“先头部队”主要保证秋菜市场的供应,“大部队”则被储藏在自家的菜窖中,等到冬天时再上阵。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菜农储菜时间越长价格越高,到春节时,菜价一般是秋菜价格的几倍多。
龙凤区保田村菜农姜士龙告诉记者,土坑里刨食也要有个好“刨法”。“城里人生活水平高了,但没有时间也没有地方储存秋菜,冬天多花些钱买新鲜菜也愿意。”所以,他新建了一个100多平米的菜窖,把市民没时间也没地方储藏的白菜、萝卜保鲜,10万斤窖储秋菜,稳赚七八万。虽然投入增加了,但实际收益也提高了。
而在林甸县宏伟乡,全乡遍布着大小1335个菜窖。这些菜窖,大一些的可储存上百万斤秋菜,最小的也能储存三五万斤。
眼下,秋菜上市,菜农们全都忙着一车又一车地往菜窖里储存秋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该乡可向市场输送窖储蔬菜600万斤。保守估计,我市今年的窖储蔬菜总量可达5000万斤左右。
张士民认为,秋菜存储从以市民为主体向以菜农为主体转变,这是菜农在市场导向下经营思路的变化,也是秋菜市场变化的一个趋势。
“很多市民愿意吃地产的土豆、白菜,主要是觉得地头菜的口感好。”张士民说,为了减少白菜在储藏过程中出现的营养损失,我市的窖储环境也在不断改善,经过一个冬天集中窖储的蔬菜,其本身的水分、营养损失极小,保鲜效果可达到90%以上,基本和地头菜的口感差不多。
至于价格方面,我市目前的秋菜供应体制一切按市场需求而定。而且政府对秋菜上市实行的是购销渠道放开、价格放开、净菜上市、优质优价的原则,按照市场调解进行价格管理。也就是说,秋菜的定价,是经营者自行定的。我市的菜农也会对每一年地产菜产量、成本、外来菜价格等多种因素进行比对,然后形成最终的出售价格。
没储够秋菜的人家,冬天能吃到哪些青菜?
大同区棚室大户李江:我这可是超级椒,一年能连续产8个月,十冬腊月照样结果子
成串的特色“葡萄柿子”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就蔬菜品种数量来说,一年四季中,大庆的菜市场变化不太大。菠菜、韭菜、大头菜、空心菜等原来只有夏天才能吃到的叶类蔬菜,在冬天的大棚里一样绿油油的。
市农委副主任张士民说:“现在市民的菜篮子丰富得很,除了那些传统秋菜外,咱大庆还不断引进新品种,发展新技术。不光是叶菜类,大庆人普遍爱吃的豆角、西红柿、茄子,还有太空椒、水果黄瓜、樱桃番茄等一些特色的蔬菜,不管冬夏在大庆农民的大棚里都能找到,不分季节供应市民餐桌。”
“我这可是超级椒,一年能连续产8个月,十冬腊月照样结果子。”大同区农民李江是远近闻名的棚室种植大户,他家的大棚里,红柿子、紫茄子、翠绿的大辣椒样样都产,多达20多个品种。
此外,南北蔬菜大流通也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繁荣了大庆冬季蔬菜市场,南方甚至是国外很多蔬菜也在“第一时间”进入大庆市场,保证了大庆蔬菜市场一年四季种类齐全。
充足的蔬菜供应,保证大庆市民不存秋菜照样过冬,这从根本上动摇了秋菜在冬季餐桌上的地位。
在龙凤区商贸城卖菜多年的老王这样概括大庆的蔬菜市场:“现在一年四季啥吃不着啊,别说黄瓜柿子了,就是下雪天想吃蘸酱菜,那也不是啥难事啊。”
买秋菜的人少了,菜农进城卖菜还享受特权吗?
市农委副主任张士民:短期内居民储存秋菜的习俗不会消失,并且秋菜的购买量将逐步趋于稳定,政府对秋菜产销仍会开通绿色通道
虽然居民秋菜购买量正在减少,但政府对秋菜产销供应工作的重视丝毫没有降低。根据市农委农业专家分析,目前我市秋菜购买主体是老年人、餐饮企业和中低收入者,短期内居民储存秋菜的习俗不会消失,并且秋菜的购买量将逐步趋于稳定。
对走进市场经济的大庆菜农来说,政府的多项服务和支持力度会只增不减。全市各县区、乡镇、村屯先后成立多个蔬菜协会,在大幅提高秋菜质量的同时,也让菜农抱团闯市场。同时在基地建设、秋菜进城等方面大力给予扶持,给秋菜产销“开绿灯”,方便市民和社会团体购储秋菜。
秋菜进城期间,为给菜农们提供一个畅通无阻的交通环境,我市从10月1日起至11月底开通“绿色通道”。同时规定,此期间内任何单位、部门和工作人员不得随意上路拦截、扣留农民拉运自产秋粮、秋菜的车辆;不得对进城自销自产秋粮、秋菜的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不得以任何借口对农民进行刁难、勒卡。
市城管委也连续多年在市区内设置免费秋菜市场,引导农民到指定销售点销售。市城管委综合执法支队四大队队长王洪波表示,设立临时秋菜市场不但解决了百姓的买菜难题,也保障了菜农的利益,因菜农占道卖菜引发交通拥堵的现象也会有所缓解。
“农民进城卖秋菜就是方便百姓,如果菜农出现自产蔬菜滞销情况,我们会积极帮助寻找买家。”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认为,服务菜农就是方便市民,菜农的种植热情不被打击,城里的居民才会吃到更可口的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