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推广和外联能力不足 哈市旅行社经营模式需变革
2012-10-16 09:55:49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张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6日讯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哈市游客总量突破185万人次,其中自助游贡献率达58.4%,旅行社组团比重下降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仅为7.1%。发展了长达几十年的旅行社组团经营模式遭遇史无前例的“寒冬”。

  专家称,这不是偶然。近几年,与自助游对应的旅行社组团方式一直在瑟瑟寒风中艰难前行,市场占有率早已降至10%以下。

   市场变得更透明

  据省旅游局行管处相关人士介绍,旅行社就是中介组织。兴起之初,因为交通、住宿、景区景点信息不够透明,游客选择报名参团有被动因素。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使中介机构的存在受到挑战。飞机票、火车票实行实名制,酒店、景区网上预订业务不断拓展,国内的旅游预订服务全面展现出信息化时代特征。

  随意点开携程旅游、去哪儿、芒果网等在线旅游网,宾馆、机票、景区、线路等信息琳琅满目,价格低得惊人,一张飞往上海的机票才200多元。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哈市接待的游客中,通过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比重达到51%,与上年同期相比,相应的游客量增长了39%。

  与此同时,游客的旅游理念和群体也在逐渐变化。最初“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粗”级旅游方式变成了休闲度假的深度旅游,年轻游客群迅速壮大,个性化、品质化、自由化需求水准不断提高。

   我们变得有点慢

  “哈尔滨旅游资源丰富,有大冰雪、大湿地、大森林……这些资源都是垄断性的,但推广得还不够。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哈尔滨旅行社规模、实力、经营模式都有局限,推广和外联能力不足”,招商旅游相关人士做出如此分析。

  哈尔滨旅游资源有超强的磁吸实力,哈尔滨人也有强烈的出游意愿。凯撒旅游曾对自己的客源进行过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哈尔滨有三成以上市民有出国旅游意愿。但哈尔滨市民的出境游目的地仍局限在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和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入世10年,我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有141个,其中110个国家和地区已正式实施开放。数字对比,哈尔滨的旅游营销和外联能力可见一斑。

  省旅游局监管处相关人士表示,出境游目的地开发少,会直接导致我省的入境游客也少。

   传统并非走上绝路

  纵横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或许为哈市旅行社传统经营模式带来些许启示。

  据其负责人介绍说,该公司电商平台目前正在搭建中,年底可以投入使用。“纵横电商不仅会为哈市游客带来利好,也会加速传统旅游经营企业理念的变迁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专家预言。

  旅行社传统经营模式是不是会迅速消失?

  当然不是。省旅游局行管处相关人士分析,传统的旅行社组团经营模式也有电商代替不了的优势:首先是组团功能,传统旅行社可以给游客提供舒心、高质量的行程安排,省去种种麻烦,习惯于报团的人一是年纪大的人,二是高端的商务客。这些游客大部分都不会去自助游,他们还是习惯把行程交给旅行社。但有一个重要前提,旅行社必须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

  近几年,素有欧洲旅游专家之称的凯撒旅游、亚洲最有实力旅游企业之一的台湾东南旅行社的入驻,丰富了哈市旅游产品、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无疑,也为传统旅行社提供了新的生机。

  出境游等长线游在交通价格方面还是传统旅行社更有优势,毕竟交通支出占旅游总支出的大头,这也为传统旅行社的继续生存提供了空间。

  省旅游局这位人士还介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旅行社早已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经营方式由单一组团变成组团、订票、经营景区、会展接待等多种方式。同时,电商与传统旅行社融合度增强,线上业务向线下业务延伸,线下业务向线上业务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国内旅行社巨头以及外资旅行社加快入驻我市步伐,哈市将出现一批分工更专业的旅行社,比如只做登山游、只做豪华游轮游。一些实力不强的小旅行社将逐渐被淘汰出局。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