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8日讯 幸福,敲开千家万户门;笑脸,绽放寻常百姓家。沿着由哈尔滨松北区、高新区携手打造的松北新城区“北跃”战略实施三年来的发展轨迹,我们看到一幅幅经济平稳发展、环境优美宜居、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展开。
松北区、高新区共同承担“北跃”战略任务,共同打造松北新城区。“北跃”战略实施的三年,松北拥有辛勤耕耘的喜悦与厚重扎实的收获,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三年,该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区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改革开放推进最快,影响力和知名度迅速提升。透过画面、透过文字,我们再次定格那些精彩的瞬间、细数那些发展的印记、感受那些成功的喜悦、聆听那些幸福的心声……
一座集科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中国北方智谷、松江水韵新城”已拔地而起,初具雏形
一串串上扬的数字,就像一个个跃动的音符,真实地反映出松北、高新区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的经济走势,成为经济强区的实力印证。三年来,松北、高新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以新区开发建设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科技创新城累计开发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累计签约181家单位、25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636亿元,105家单位、182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面积达353万平方米。一座集科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中国北方智谷、松江水韵新城”已拔地而起,初具雏形。其中与中国科学院合作,中科院10家科研院所的燃气轮机等12个项目签约入驻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项目全部与黑龙江省内企业合作对接,并实现本土就地转化;引入世界首家整体上市的以色列玛雅孵化器的“孵化+创投”模式,与英菲尼迪基金共同出资建立哈以孵化器,全面提高孵化层级和水平;与俄罗斯等国家的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绿色环保陶瓷基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等7个项目签约;建设集聚省内外高等院校技术创新机构的哈尔滨深港产学研基地,打造提升产学研结合度、加速产业成果转化的“示范田”;引进高效焊接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水力发电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打造高端技术研发平台,形成高端科技资源规模集成效应;投资10亿元,建设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广场,打造科技创新资源“综合体”,已有17.9万平方米交付使用,139家企业入驻。建设5000平方米的国际科技商务平台,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以色列、新西兰等10余个国家的34个政府、商会等机构入驻。
招商引资大胆创新之举得以实施,大项目拔地而起,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项目评审制”、“招商雇员制”、“赛马机制”、“企业服务评价机制”、“零表代办制”……“北跃”三年以来,松北、高新区大胆创新,打破常规,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机制,涌现招商引资热潮,进一步推动松北经济提速,为“北跃”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更好服务企业及入驻项目单位,进一步提升服务“高地”建设水平,高新区又在今年5月份推出保开工促发展企业服务评价机制,将管委会相关部门、直属单位和驻区机构等与项目审批、开工和发展等重点工作相关部门都纳入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包括审批服务事项是否按要求纳入服务大厅窗口办公、审批程序简化情况、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情况等近20项内容。服务评价计分实行百分制,其中企业评价占30分,由投资促进局、企业服务局和创业中心三部门组成的评价组织实施部门占50分,管委会领导评价占20分。评价结果将作为各部门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集聚大量产业项目的哈高新区一直把打造优良服务环境作为高新区的生命线。经过优化升级,目前服务已经做到了企业入门零表制、重点企业全程代办、迎宾路集中区企业“办事不过江”等,在高新区为企业服务不存在“8小时内外”。
松北、高新区创新的招商思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截至目前,仅今年上半年,两区新签约项目58个,协议引资额153.8亿元;新开工项目14个,新开工面积34.61万平方米;竣工项目7个,竣工面积67.6万平方米。有力助推着经济的发展。
新战略实施惠民生政策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提升城区品质,让松北变身为诗意生活栖居地
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松北区不断提升城区品质,精心规划、精品建设,突出时代气息,大力实施区域综合改造,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让松北变身为诗意生活栖居地。文化中心大剧院钢结构即将完成,整体工程将于2013年投入使用;金融商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动工,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已出台,第一批项目也将陆续开始建设,正在构建立足黑龙江、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松北区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横三纵”交通路网格局基本形成,为松北经济社会发展和“北跃”战略的实施打通了交通瓶颈;太阳岛深度开发,“一湖三岛”湿地风光秀美,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松北新城魅力极大提升。
松北区在快速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忘民生,而提升老百姓“幸福感”,改善民生的力度尤为关键。过去的三年里,松北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与“幸福感”相关的方面积极努力。仅用一年半时间,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松花江大桥西桥、大耿家立交桥、三环路跨四环立交桥等10座桥梁、48条道路全部竣工。积极推进松浦大道、三环东延长线、万宝大道、滨江景观大道等主干道路建设,“三横三纵”交通路网格局基本形成,供水、供热、供电、供气、通信和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两年之内,松浦大桥、松花江大桥西桥、阳明滩大桥三座跨江大桥相继通车,东中西三条跨江通道飞架南北两岸,加强了我市对省内北部20多个市、县的联系,为新战略的实施打通了交通瓶颈。
一大批优质的教育、商业、医疗资源快速聚集。今年以来,松北区维修8所学校,新建4所学校;哈医大四院松北院区主体年底完成冷封顶;获批全市首家国家级中医药服务示范区。有序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通过“宅基地换房”使农民拥有了财产性收入,走出了一条具有松北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启动建设了我市首个农民工宿舍项目,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生活和居住条件。公交124路车已通车,公交13路支线延伸至科技创新城。
“北跃”战略实施以来,松北百姓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商业区形成,使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北跃”战略启动新三年决战,建设现代化新城,绘就宏伟蓝图
未来三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北跃”战略启动新三年决战,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关键阶段,松北力争建设成为一个集科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绘就“中国北方智谷、松江水韵新城”的宏伟蓝图。
——全力以赴加快科技中心、文化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建设,基础设施更加完备,配套功能更加完善,湿地景观效应更加明显,生态宜居环境和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4?誜41?誜55,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城镇化率达60%以上,农民实现有房住、有业就、有稳定收入、有保险、有公共服务等“五有”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松北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