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小剧场话剧吸引齐市市民走进剧场
2012-10-24 10:18:06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 贾旭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10月24日讯 10月20日傍晚,市艺术剧院小剧场座无虚席,近两个小时的话剧《我的灵魂告了我》结束后,剧场内掌声雷动,演员们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群年轻的话剧演员,在小剧场这个舞台上,展现给观众不同以往的话剧记忆。如今,小剧场话剧在鹤城日渐升温,吸引了众多市民重新走进剧场,同时,这种全新的演出形式让鹤城刮起了“话剧风”。

  小剧场话剧走进生活

  如果您的业余生活还局限在电视机和电脑屏幕前,那么你就“out”了。走进剧场观看轻松爆笑的话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鹤城白领放松身心的选择。每个周六晚上18时30分,一群市民走进艺术剧院,两个小时后,他们或开车或走路离去。有欢声笑语,也有零星叹息,夜空因此不寂寞。从去年8月至今,《雷雨》、《如果·爱》、《当如花遇上少年包青蛙》、《爱你不嫁你》、《我的灵魂告了我》等几部精彩话剧在小剧场陆续上演,让鹤城人的业余生活弥漫着浓厚的话剧气息。

  受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冲击,近年来,话剧市场变得暗淡无光。如何让观众重新走进剧场,成为市话剧团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据市话剧团团长艾平介绍, 2010年,新剧场投入使用后,话剧团把原来的豪华电影厅改造为小剧场,为小剧场话剧在鹤城落地生根提供了土壤。小剧场话剧是相对于传统大剧场话剧而言的,其特点是表演空间小、演员与观众接近、先锋性较强。艾平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小剧场话剧,“虽然道具、舞美和灯光不如在大剧场那般精致夺目,但是一二百人的场地可以让观众近距离接近舞台和演员,演员的表情和眼神也能让人细致体会。这种观感不是在大剧场可以找到的。”艾平告诉记者,小剧场运营一年来,整体效果不错,很多年轻演员也得到了锻炼,众多话剧迷也在小剧场里获得了快乐。

  全新演出形式受欢迎

  “小剧场给人一种新的感觉,以前看大剧场的话剧时,观众和演员距离很远,演员和观众缺乏互动,而在小剧场看话剧,最前排观众的座位与舞台的距离不到1米,近距离接触这些演员,也让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演员脸上每一个细微表情的变化,有更强的参与感。”10月20日傍晚,市民李女士观看完小剧场话剧后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小剧场话剧。

  市民康先生是话剧迷,自从话剧团推出了小剧场话剧后,每到周六,他都要来看。“小剧场话剧贴近生活,让观众在笑过后引发深思,我特别希望市话剧团能够不断推出新品剧目,能够让我们话剧爱好者大饱眼福。”

  据了解,目前,市话剧团小剧场已形成一群以大学生、年轻白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观众群,小剧场每场演出的上座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广大话剧迷的出现,也成为话剧团年轻演员的工作动力。话剧团演员刘景禹表示,小剧场话剧演出特别考验演员的基本功,“以前没有小剧场的时候,一年我们就演一、两部大戏,现在有了小剧场,每年要演几十场戏,剧团给我们年轻演员提供了舞台,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演出经验,也提高了我们的业务能力。”

  用好作品锁定观众

  城市的飞速发展,在文化上更需要底蕴衬托,戏剧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它带来的是人们对社会的思考,“当我们对衣食住行满足之后,应该如何去反思我们的现实生活。戏剧可以让大家强调精神上的价值,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形成小剧场的氛围,可以让文化精神得到提高,这是小剧场话剧价值的体现。”市话剧团团长艾平表示,齐齐哈尔拥有很多的话剧爱好者,不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上对话剧感兴趣的市民,大家对于观看话剧都具有浓厚的兴趣,鹤城有着极好的话剧群众基础,所以小剧场剧目本身的质量非常重要,能让观众进出剧场的次数堪比进出电影院的次数才成功。

  “话剧在鹤城发展的市场空间很大,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引导和支持。”艾平表示,今后,市话剧团还将根据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专场演出,有条件的情况下,还会组织话剧迷互动,让观众客串演员参与演出,同时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创作人员将会用更好的剧本,更优秀的话剧,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