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绥芬河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全力推进口岸建设
2012-11-23 18:45:57 来源:东北网  作者:钟攀 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3日讯 (钟攀 记者 高长利)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以来,绥芬河市随即召开“准备之冬”动员大会,陆续部署“准备之冬”170个重点招商项目,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精神。

  绥芬河市“准备之冬”将以“对俄口岸服务对俄企业”为主题,以对接全国对俄百强企业为主攻方向,按照“5851”战略要求,围绕贸易、旅游、加工业等主导产业项目的招引、生成、落地。要抓快抓成关乎全局长远发展的三五个战略谋划、要抓快抓完关乎口岸竞争力的三五个项目、抓快抓活关乎绥芬河产业发展的三五个投资平台、抓快抓强关乎全市经济活力的三年五个产业体系、抓快抓实关乎全市文教卫生体育发展的三五个重点项目。

  绥芬河市委书记赵连钧表示,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迅速传达会议精神,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紧紧抓住“省直管”契机,加快建设全省对外开放和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示范区,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转型与升级、社会文明与进步。

  围绕“5851”战略和四个“三年决战”的目标,绥芬河市全力打造东北亚国际商旅名城,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绥芬河市沿边开发开放的进程,努力实现绥芬河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社会民生的持续改善。

  围绕发展目标,依托口岸优势,绥芬河市谋划商贸会展物流类、城建民生类、新兴产业类、服务业类等重大项目156个。围绕地缘优势和园区特色谋划项目,将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园区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口岸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绥芬河市全力加强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绥芬河互市贸易区和境外园区建设,努力将绥芬河市打造成为“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的战略平台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基地。

  进一步提升绥芬河的城市形象,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加快绥芬河国家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申报工作,争取年内获得国家批准。做好“绥芬河市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和“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城市”的建设工作。

  打造完善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民航”立体化的交通网络。“铁公机”工程将在“十二五”时期相继竣工,绥芬河口岸将成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中最具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口岸之一。牡绥铁路扩能改造,2013年即将投入使用。公路口岸改造工程,新建3万平方米旅检通关大楼、高标准离岸服务区、货物报关报检大楼以及货物仓储区等附属设施。牡绥段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绥芬河口岸对内开放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

  开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交流,提升境外园区整体实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能源、原材料初加工基地并与境内形成良性互动;鼓励和帮扶企业扩大铁矿砂、煤炭、锯材和其它资源性大宗商品的进口;鼓励企业增加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商品出口。

  加快“省直管”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以“提高行政效能、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为目标,在扩权强镇、党务政务公开、创新完善社会管理、金融创新发展、财税体制和财源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创造“省直管”改革的“绥芬河模式”。

  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打造全国闻名、世界知名的文明生态宜居城市。绥芬河市将沿牡绥高速公路城市核心发展带和沿206省道优化拓展轴,形成东部老城、中部新城、西部产业城的大绥芬河中心城市空间架构。向西发展中俄产业城、机场、铁路、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向东建设新公路口岸、中俄友谊观光塔项目;向南扩展别墅、公园建设;向北发展朝阳河公园、天长山俄罗斯风情小镇等项目。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