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29日讯 除了整洁、现代的乘车环境,高铁动车组司乘人员也成为乘客争相合影的对象。旅客张女士说:“你看乘务员的制服多好看,列车长才28岁,这些同龄人做服务人员,感觉很亲近。”旅客们看到的是乘务人员光彩夺目的一面,但是,为了达到哈尔滨铁路段的优质服务标准,他们付出了3年多的努力。

列车长胡雪冬一人掌管8节车厢
列车长胡雪冬说:“高铁动车服务人员的理念是:有需求有服务,无需求无干扰。对老弱病残孕的乘客主动服务,对普通旅客实行有需求服务,最大程度上为乘客营造安静、舒适的乘车环境。”该列动车乘务班组共11人,包括2名列车员、2名餐服员,2名乘服员,1名随车机械师、2名司机、1名列车长。动车的服务班组比普通列车的服务人员要少,比如,2名乘务人员负责8节车厢的服务工作,这更充分验证了需求服务的宗旨。
驾驶员王继伟一口气报5分钟指令
高高瘦瘦的动车驾驶员王继伟,身上穿的制服也与众不同,他的衣服袖口处有3条黄色的横杠,王继伟说:“动车上乘务人员有不同的着装,都是按照军队的标准和样式设置的,我袖口的三道杠就代表我是列车驾驶人员。”
2007年,王继伟成为一名货车驾驶员,2009年,通过800余名驾驶员的考核,王继伟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动车组70位后选驾驶员之一。王继伟说:“3年来我们没有一天停止考核和培训,先后到北京、南京等城市实习、培训,直到开始运行前,我们最后选出49名驾驶员。”现场,帅气的王继伟一口气说了5分钟的驾驶指令,没有一点停顿或出错的地方。
机械师滕泽辉
听声判断运行是否正常
随车机械师与班组的其他成员一样,也是通过全区段近万人的选拔后,又经过3年多的培训考核,才能加入到动车服务班组的。机械师滕泽辉有些腼腆地说:“能来到高铁动车组,是我的荣幸,我的职责就是及时发现、修理行进中的问题和故障,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滕泽辉对待列车安全一点不含糊,正在接受采访的他看了看手表说,巡视时间到了,他必须去列车里巡检。他还能通过火车发出的声音判断火车系统零件是否正常运转。巡检中,滕泽辉始终保持沉默,仔细聆听车内仪器发出的各种运转声音。
乘务员王宇
弯腰15度向旅客致意
王宇和刘验是D1304次高铁的乘务员,这对80后和90后姐妹花穿着统一的制服,见到记者和旅客都会甜甜地微笑,并弯腰15度向旅客鞠躬敬礼。“我们的制服色调为中国蓝,领花选择极具代表性的青花瓷,马甲双侧的红色绣花代表吉祥如意,极具中国风。”乘务员刘验说。
王宇告诉记者,她们经历的了形象设计、服务礼仪、形体训练、仪态训练、客专基础知识、客运规章等相关课程培训,还到京沪高铁进行跟车实习,依次通过选拔考核关、服务培训关、岗前演练关,通过严格的培训才能成为堪比空乘的高铁乘务员。
“上车后,我们负责整理旅客的行李物品,在旅客有需求时,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旅客没有需求,我们不会去打扰旅客。”王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