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婴幼儿最缺铁锌钙 不良饮食是微量元素缺乏"元凶"
2012-12-03 09:31:23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葛晓琳 张宏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3日讯 近日,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对该院健康门诊体检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铁、锌、钙,成为儿童缺乏微量元素的“前三名”。该院专家的一项课题研究发现,不良饮食行为是导致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元凶”。

  饮食行为导致微量元素缺乏

  据市妇幼保健院统计,今年1-11月,该院健康门诊为10623名0-6岁婴幼儿进行体检。微量元素统计结果显示:4323名儿童缺铁,占体检总数的40.7%;3544名儿童缺锌,占体检总数的33.37%;3356名儿童缺钙,占体检总数的31.6%。

  今年,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丽所在课题组曾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市4个行政区的1538名0-3岁儿童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比在儿童健康体检门诊就诊的儿童更容易导致微量元素锌和铁的缺乏,发生率分别达到51.9%和50%。

  课题组发现的儿童饮食问题主要有:不良进食习惯、胃口差、偏好食物、害怕进食。如不在固定时间、地点喂食,经常喂食孩子喜欢的食物,孩子不爱吃的食物喂食量减少等都是家长的不良喂养习惯。刘丽认为,这些问题是导致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元凶”。

  纠正进食习惯避免“发育病”

  “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需要的微量元素也在不断增加。孩子饮食搭配不当、摄入量不足都能引起微量元素缺乏。”刘丽举例说,4-6个月的婴儿除喂食母乳、奶粉外,还应增加富含铁元素的辅食。如果这个阶段不能及时补充,很快就会出现铁缺乏。

  据介绍,近几年很多家长意识到缺钙的危害,对补钙比较重视,却忽视了铁、锌元素的补充,导致出现儿童免疫力下降、反应迟钝、智力下降等影响儿童生长和智力的“发育病”。

  对此,刘丽提醒家长:应及时纠正自身不合理的喂养行为和态度,通过矫正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

  食物治疗对照表

  含铁:莲子、黑木耳、海藻、黄花菜、蘑菇、绿色菜、芝麻、动物肝、血豆腐、枣、小豆、芹菜、香醇、海带、大豆制品、西红柿、胡萝卜、虾皮等

  含锌:花生、芝麻、核桃、蛋类、瘦肉、动物肝、奶制品、红小豆、虾类、海鱼类、瓜子类、杏仁、芹菜等

  含钙:黄豆、豆腐、豆腐干、毛豆、油菜、木耳、海带、紫菜、松子、花生仁、黑芝麻、芝麻酱、蛋黄、香蕉、荔枝、草莓等。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