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4日讯 哈市今冬连续降雪,冬季交通面临启车难、行车慢、刹车远、爬坡缓等问题。为应对冬季冰雪天气影响,保障冬季行车安全顺畅,市交管部门在全警上路疏导交通的基础上,已启动冬季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调整预案,并采用多项措施提高交通信号灯的冬季调控能力,以科技手段为冬季行车提供保障。
调整1花园街沿线坡路交叉口黄灯延时一倍
延长坡路或主干街路交叉口黄灯闪烁时间
针对冬季路滑、行车制动距离长等因素,交管部门将对坡路信号灯和一些主干道信号灯的黄灯时间进行适当延长,由原来的3秒延长至5—6秒,其中,交警部门将选择在车流量较大的宽城街—花园街、大成街—花园街、景阳街—一曼街等主干街路的坡路交叉口实施。
据介绍,延长黄灯闪烁的目的是为了加长警示时间,让驾驶人提前采取减速措施,以减少因制动距离引发的追尾事故。交警部门提示,驾驶员看到绿灯转换为黄灯闪烁后应减速并停车等候,而不应“抢绿灯尾”加速冲过路口,从而人为增加安全隐患。
调整2新阳路沿线绿灯延时10秒
根据主干街路交通流量适当延长绿灯通行时间
针对冬季起车慢的特点,交管部门已对市区中山路、新阳路等主干街路的绿灯时间延长6—15秒。
其中,12日起将新阳路—通达街、新阳路—哈药路交口绿灯延时10秒,将新阳路—建议街交口的手触式信号绿灯延时15秒,昨天观测数据显示,通行效率比调整前有所提高,能够达到正常通行水平。昨晚,交警部门已将中山路省政府(中山路方向)交通岗信号灯进行了调试,近日还将陆续对和平路、长江路进行调试,不断提高主干路的通行能力。
调整3 23时至凌晨4时中山路夜间信号周期缩短一半
增加多时段控制方案,缩短夜间交通信号灯周期
根据冬季夜间交通流量明显减少的实际特点,对市区主干街路交叉口采用多时段信号灯配时,增加夜间配时方案,缩短夜间信号灯周期,减少车辆在夜间行车的等待时间。
近日,交警部门将把新阳路、中山路、长江路沿线等主干路的夜间(每天23时至凌晨4时)信号周期缩短一半。据悉,这几处路段使用的均为智能化联网信号灯,技术上可以实现按日间、夜间不同时段设置信号周期,且交警部门在指挥中心就能操作而不必到实地人工调试。
调整4多个交叉口实施同向直行和转弯同时放行
对部分节点路口采用复合相位的信号配时方案
据了解,我市今年路桥建设工程大多在入冬前建成通车,道路通行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市区路网交通流量也随之改变,交管部门已根据新的交通流量变化情况,对学府路—大直街、清滨路—延兴路、征仪路—学府三道街交叉口等部分新增交通节点的信号灯配时方案进行优化调整,采用复合相位的信号控制方式,以满足交叉口各个方向的通行需求。据介绍,复合相位不是简单的对称式放行,而是根据路口车辆流向和流量进行叠加放行,比如一个路口放直行车辆时,也同时放行同向的左转车辆,但对向的直行车流不放行,避免冲突,此方法目前已在长江路与嵩山路使用。
调整5长江路与嵩山路交口增设掉头信号
根据通行实况灵活调整,增加提示、掉头信号等
据介绍,进入冬季交通以来,交警部门在路面实时调研巡控,采取随时调整的灵活机动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保健辅路与哈平路交口是一条弯路,车辆行经该路口时经常发生遇红灯时后车瞭望不足发生的追尾事故。交警部门及时在现有信号灯对向路段位置又增加了两组信号灯,以便准备通过路口的车辆提前看到信号灯,以确保安全。另外,交警部门在巡控期间发现长江路掉头和往嵩山路左转的车辆增多,于昨天在该路口新增了掉头信号,并将信号设置为嵩山路放直行信号时,长江路方向车辆也可以掉头;目前,交警部门正在长江路(嵩山路至华山路之间)安装低位隔离护栏,以避免该路口的转弯车辆给直行车辆带来影响。此外,交警部门还在乡政街与新通车的顾新街交口处增设了信号灯,交警部门提示在此去往机场路方向的车辆可由康宁路、顾新街、职工街至城乡路前往。
调整6新阳路沿线逢绿灯就一路绿灯
强化信号联控机制,提高路段整体通行能力
针对中心城区路口间距近、信号灯密集的情况,交管部门立足现有设备,深挖潜能,采用“划拨组团,分段联控”的方式,对中心区主干街道的信号灯岗以2—3个交叉口为一个组团进行协调控制,分段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目前,该方法已在新阳路沿线使用,即把新阳路与通达街、建议街、哈药路三处交叉路口的信号灯合为一个组团,分段实施绿波,从而提高路段整体通行能力。
据悉,绿波即车辆在一个路口绿灯通过灯后能够连续通过多个交叉口。目前,北安街全线及花园街部分沿线实施的也是分段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