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教育就业图片
搜 索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行30年 改变小学生识字读书起点
2013-01-04 11:12:08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6日佳木斯讯 (记者 王蕊) 25日,黑龙江省纪念“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30周年暨总结表彰大会在佳木斯举行。记者了解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该教改改变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先识字后读书的状况,提高了教学和教育的起点,有效解决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与学习汉字的矛盾。


纪念表彰大会在佳木斯市举行。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在我国,由于识汉字是读书、作文的基础,而小学语文长期遵循着先识字、后读书、再作文的程序进行教学,致使我国儿童在入学初期只能集中时间识字。相比之下,我国儿童入学之后发展语言的起点迟滞了近2年,这也成为了长期困扰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语言与识汉字的矛盾。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黑龙江省语委办发起了一项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以下称“注·提”),根据中外教育专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儿童智力发展规律,抓住儿童思维和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儿童提前阅读、写话,寓识字于读写之中,使读写识字同步进行、互相促进,解决发展语言与识字的矛盾,达到及早发展儿童语言,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

  “注·提”教改在30年的发展、完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法体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保证了普通话语音的准确性。许多教师和家长反映,学生普遍喜欢看书了,知识面广了,在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表现的非常活跃。

  “听爸妈说,他们上小学的时候没有拼音标注,家里有钱的就会给孩子买个字典,但是看一个不认识的字就得查一个,特别费劲,跟我们完全不一样。”

  李兴翰是来自佳木斯市云环小学的学生,与他的父母不同,学校的许多大型活动中,他都参与其中,主持、朗诵都是他的“拿手好戏”,现在,他是班上名副其实的文艺骨干。“有了拼音,现在很多读物看一遍就能读出来,学过就记住了,可以用了。老师在课堂上还会跟我们互动,让读书、识字变得更有趣了。”

  随着这项教学改革在全国的推广,到二十世纪末,全国曾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几千所学校的400万在校生从中受益。它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丰富的实验积累、显著的实验效果,创造了我国小学语文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也对我国小学语文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课改,“注·提”与时俱进,加大了科研和实验的力度,引入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吸收了各家之长,由黑龙江省语委办、语言文字报刊社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和名优教师,编写完成了一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2003年,该教材被列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用书目录,成为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之一。目前,我省80%以上的小学使用这套教材,成为我省小学语文的主流教材。

  会上,为“注·提”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和完善作出突出贡献的海伦市实验小学等82个先进集体和冯慧敏等347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