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月15日讯 (记者 侯巍 张强) 俗话说:“三九四九棒打不走”。“三九”时节,冰城哈尔滨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0多度,但无论凌晨、白天、傍晚,在街道边、胡同里,随处可见的是环卫工人的身影。他们用艰苦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让哈尔滨这座城市变得更好干净、美丽。
包裹严实的环卫工人们。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环卫工湿的了大头鞋。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一直在清扫,棉鞋需常换
14日8时左右,在香坊区湘江路与泰山路交口处,几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路上的垃圾。这个路口是早市的入口处,也是垃圾的重灾区。环卫工人谷丽君向记者介绍,早市人多,冬天积水满地,成包的垃圾在大树周围堆成堆,清扫起来最困难。“常常是刚扫完又出现垃圾,因此我们就必须不停清扫,不停走路。”“鞋是最费的,特别是雨雪天气,鞋很快就浸湿了,家里没有几双鞋备着根本过不了冬天”。李大姐说:“入冬时,单位给发了大头鞋,但是一双大头鞋根本不够穿。有的环卫工人家里条件差,舍不得买,一冬天就可着一双大头鞋穿,里面的毛都磨没了,湿了干,干了再湿,都不暖和了。”
穿得变形的棉鞋。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记者在该路段上看到几个环卫工人的鞋都不相同,有穿胶底鞋的,有穿皮面大头鞋的,也有穿粘底棉鞋的。57岁的李学胜说:“环卫工人鞋湿得非常块,特别是雨雪天气,白天穿的鞋湿透了,晚上换下来烘干,一天两双鞋都不够换。”旁边的环卫工人赵忠发也向记者介绍,他自己至少保持有四双棉鞋换着穿,换下来的随时放在火墙旁边烤着,以防不够用。“好多棉鞋不适合环卫工人穿。比较而言,粘底棉鞋能暖和点,还比较便宜”,李学胜说。
李师傅抬起鞋让记者看钉了几个钉子。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一直在清扫,手套更需要
哈尔滨今冬多雪,2012年11月和12月降雪总量达到了47.4毫米,远远超出历年整个冬季的降雪量平均值27.7毫米。其中,12月份更是几乎从月初下到了月底,这令环卫工人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大幅度增加。雪后,环卫工人们通常是凌晨3点钟起床,4点钟就来到分担区,而此时天还没亮。下午4点下班,却经常因为下雪而加班,几乎是一整天都要呆在路面上。
买了没几天的胶鞋。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吴国莉今年50岁,是一名老环卫工人,18年来一直在香坊城管局第二环境清洁中心工作。她说:“你们看着我们衣服外面很整齐,但里面的内衣、棉裤经常都已经湿透了。冬天冷,我们只有劳动起来才不会觉得冷,要不风一吹,里外都冻透了。你看,我们的帽子、鞋都是湿的,手套更是一周磨坏一副。”吴国莉伸出自己的手套给记者看,上面是一层又一层的补丁,手套里也是湿漉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