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5日讯 14日上午,由长岭湖水产养殖场无偿捐赠的“怀头鱼王”出水起运,送往省博物馆进行展出。这条身长1.6米、体重约为80斤的怀头鱼将被制成标本在馆内展出。
据长岭湖水产养殖场经理董国臣介绍,怀头鱼(又称怀头鲶,学名六须鲶)隶属于鲶鱼科,是我国北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的肉食性大型经济鱼类,最大个体可达200斤。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格高、货源少、产量低等特点。
此次捐赠的这条“怀头鱼王”原是松花江水域中的野生鱼。1998年的夏天,他从江上渔民手中以40元/斤的价格购买了20余条怀头鱼,当时这条怀头鱼重达20多斤,有5岁左右。随后,他将这些鱼放到养鱼池喂养,一养就是11年,直到2009年长岭湖西湖注水后,他才将这条鱼打捞上来,当时这条鱼已经长到了60斤,为了扩大长岭湖内的鱼类品种,他将该鱼放入了湖中,由于水域面积大、食物链丰富,短短三年多时间,这条鱼就长了20多斤,现在这条鱼大约有20岁,成为了湖内真正的“鱼王”。
据省博物馆自然部杨部长讲,道里区“长岭湖湿地”在2009年秋季注水后,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目前水质清澈,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植被覆盖率增加,“城市之肾”的功能基本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好了,长岭湖中鱼类品种不仅增加了不少,鱼的品质也有所提高。
在今年的“冬捕节”中,这条“怀头鱼王”被打捞上来,其品相端正、身强体健、商品价值高,是黑龙江特色鱼中之精品。如果能在省博物馆将其作为标本展出,对市民了解黑龙江鱼类和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长岭湖水产养殖场董经理得知情况后,一直将该鱼养在湖内的水箱中,并表示愿意无偿将“鱼王”捐赠给省博物馆。
昨天,剥制专家和相关人员来到长岭湖,将这条活“鱼王”用水箱车送走,今日在省博物馆正式举办捐赠仪式。这条“鱼王”将被制成标本在此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