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 目前,哈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0.94万,占人口总数的15.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近日,哈市政府出台《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3年内居家养老呼叫服务城市全覆盖,各区县市开办1所老年大学分校,同时探索“候鸟式养老”、“异地养老”、“以房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
老年人口以每年5.5%的速度增长
近年来,哈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11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0.9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并且以每年5.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87万人以上,约占人口总数的17.3%。
目前,哈市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照护面窄、城乡差距大、区域不平衡、市区负担不均等结构性矛盾。城镇养老机构中城区占84.7%,居家养老服务中城区覆盖面达到88%,但县域城镇养老机构偏少,居家养老刚刚起步;农村敬老院设施简陋,利用率低,床位闲置三分之一。特别是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只能满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养老需要,一些弱势困难群体、社会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还无法满足。
对低保高龄失能老人发护理补贴
《意见》规定,哈市要不断完善组织网络,区县(市)设立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乡镇)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立全市养老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统筹利用社区服务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老年专用手机、有线电视网络、全球眼等信息化平台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力争3年内实现居家养老呼叫服务城市全覆盖。
对低保家庭中80周岁以上高龄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护理补贴;在老人自愿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政府、养老机构、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三方出资的机构养老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各区县开办1所老年大学分校
《意见》要求哈市加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重点解决贫困高龄半失能老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问题;开发推广老年人功能性用品,辅助居家老年人克服康复、洗澡、如厕、做饭和室内活动不便等困难。
动员驻区单位开放所属公共设施,为社区内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哈市各区县市要力争利用辖区资源各开办1所老年大学分校,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需求。
建设一批失能、失智老人护养院
哈市将依托现有大型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一批失能、失智老人护养院,使专业护养型床位占社会办养老床位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一批老年病专科和老年病房,为老年人提供保健、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建立居家养老包保联系制度,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者与空巢和独居老人以及失能、失智老人结成包保对子,将居家老年人的安全和生活保障需求纳入可控范畴。鼓励和支持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继续教育、文体活动等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候鸟式养老”、“异地养老”、“以房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