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佳木斯1月31日讯 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给同江市的发展注入了新能量。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他们提出着力打造“创新同江、实力同江、美丽同江、人文同江、幸福同江” ,五个关键词将为同江注入五种能量,有力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不断创新发展,换思维,转方式,着力打造创新同江。同江市提出,推进对外贸易由量向质转变,通过发展实体贸易,构建科学合理的贸易新格局。在抓好一般贸易的同时,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形成新的贸易增长点。重点推进俄下列木材加工园区、哈里特果蔬物流中心、哈巴华鸿家具销售展示中心、北方水泥营销中心等项目建设,扩大资源类商品进口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推动对外贸易的全方位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由大向强转变。在科技示范和推广上继续加大力度,将场市共建引向深入,重点建设好标准化种植示范带和示范区。继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扩大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努力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十连增”;推进工业由小向大转变。引进适合市场资源配置的、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有科技创新潜力的、能够促进群众就业的、有利于财政增收的工业项目,培育壮大一批生产带动型、加工拉动型、营销推动型的工业龙头企业;推进旅游服务业由慢向快转变。通过实施新规划、增设新景点、创建新品牌,把旅游产业由补充性经济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街津口赫哲族乡壁画小镇改造,别亚湾水街、三江口耀邦纪念公园等新景点建设。
突出重点工作,抓项目,打基础,着力打造实力同江。继续强力推进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项目,积极做好铁路口岸申报和后方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谋划开通铁路客运运输,建设海关查私基地,推进东港商贸服务中心和货物货车查验通道项目。全面推进临江灌区、三村灌区、鸭北涝区治理、临江土地整理等大项目建设;谋划筛选一批财政贡献率高、产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拓宽招商渠道,细化招商模式,完善招商机制,招引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产业项目;提速经济开发区建设,完善木材加工园区功能,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建设集行政审批、就业和社会保障、人才交流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
充分利用同江市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机遇,优环境,保生态,着力打造美丽同江。建生态城、创生态业、走生态路,把同江建设成为一座天蓝、地绿、水清、城美的生态之城。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推进城乡“五化”,建好沿江公园、文化公园和俄罗斯风情园。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谋划中俄界江游、森林探险游、湿地观光游、农业风光游等生态旅游线路。加大对八岔岛等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力度。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讲文明,兴文化,着力打造人文同江。倡导“大同博爱,醉美江城”的城市发展理念,把同江打造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魅力城市。积极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程。加快文化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鱼皮鱼骨工艺品的工业化生产和赫哲族餐饮业的规模化发展,打造“赫哲故里”和“赫哲第一乡”品牌。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宣传同江的地缘、资源、民族和生态优势,全面展示同江繁荣开放、包容博爱的城市形象。实施教育强市战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持教育投入不断增长。抓保障,惠民生,着力打造幸福同江。建设好同江市急救中心,积极争创二级甲等中医院,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城乡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和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多渠道、多领域开发就业岗位,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化”服务平台,解决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同江打造成为一个极具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温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