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客运站民警的“尖锋时刻”
2013-02-08 09:40: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晔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8日讯 不同的人对春节会有不同的定义。对于回家过年的人来说,春运意味着团聚;对于商家来讲,可能意味着商机;但对于春运期间驻守在车站的民警来讲,春节则意味着加班、无尽的辛劳。不久前,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同时也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公路客运枢纽南岗客运站,和驻客运站的民警一起体验了一把客运站民警的“春运时刻”。

  民警疏导旅客。

  人多刚柔并济应对“密集恐惧”

  南岗客运站是哈尔滨市最大的长途客运枢纽,平时每天运送旅客1.5万人左右,随着春运的开始,这个数字成倍上升。南岗客运站车辆调度员刘伟光负责对每辆出站的班车进行拍照、检查,他告诉记者,春运开始后每天从他手里通过的班车达400多台,按每辆车五六十人计算,每天经他手放行的旅客就有两三万人。记者站在候车大厅二楼向下望去,上千平方米的大厅根本看不到地面,满眼都是候车旅客,心理学上的“密集恐惧症”也许就是这样吧。

  面对每天几万名旅客,哈尔滨市公安局公交分局长途客运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何培彦是有心理准备的,今年“十一”客运站拥挤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他用“恐怖”来形容当时的情景:拥挤的人群把南岗客运站的钢化玻璃大门都挤碎了,强制分流旅客车站秩序才算稳住。

  更多时候,靠强制手段是无法奏效的,民警们要用耐心工作化解旅客之间的矛盾。就在见到记者之前,何培彦刚刚处理完一起旅客打架的纠纷,“起因都是小事,春运期间票难买、车难坐,难免焦虑,这心情我们都理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得耐心地劝解,双方手里都握着车票呢,心里还都是想顺顺利利地回家,经过我们解劝最后双方分别顺利地上了车。”何培彦也松了一口气。

  何培彦告诉记者:春运期间人多、行李多,很容易发生拿错东西、各种磕碰引起的争执,且春运期间不少人都是结伴回家,万一发生群体纠纷,在这个人群如此密集的空间里就很有可能演变成难以控制的拥挤、踩踏等公共安全事件。

  从今年春运一开始,何培彦心里的那根弦就绷得紧紧的,长途客运管理大队制定了一系列诸如旅客纠纷现场快速处理、防止无关人员聚集、禁止在站内奔跑等安保预案。

  哈尔滨市南岗客运站人流如潮。

  话多整天哑嗓还不敢喝水

  从“春运”第一天起,驻站民警王平满的作息时间就以哈尔滨南岗客运站客运班车的发车时间为标准。

  凌晨5点,王平满起床,洗漱、吃饭、出门,从学府路医大二院坐车到南岗客运站,早上6点伴随着第一辆长途班车的出发,王平满一天的工作开始了,中午没有午休,和同事轮流吃上几口饭后王平满继续执勤,晚上6点,伴随着客运站候车大厅里人群逐渐散去,最后一班车开走,王平满下班,晚上7点王平满回到学府路自己的家中。第二天再重复这个过程。

  王平满今年56岁,从年龄来说他算是个“老警察”,但按他自己的说法,自己去年五月份才被派到南岗客运站,是个地地道道的“新警察”。作为哈尔滨市公安局公交分局长途客运管理大队南岗分队队长,他和几个同志专门在南岗客运站执勤。按照客运站民警执勤的“正副班”制度,“正班”在警务室接警,“副班”负责在客运站内流动巡查,王平满要和三个同志轮流在候车大厅巡查或在警务室接警。人们都说,王平满你这个岁数,身体又不好,不能跟那些小伙比,但用王平满的话说,在“春运”面前,岁数再大也得当小伙用。

  记者跟随民警在南岗客运站体验了一个上午民警执勤的工作。直到这时记者才真正体会到了民警们所说的“候车大厅根本看不到地面的瓷砖,全是密密麻麻的脚丫子”是什么状态。在客运站的入口处,出入大门的人群被一排长椅强行分流成两行,民警们则站在最容易发生旅客拥堵的安检机附近以及滚梯上下口处维持秩序。记者发现民警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往前走,往前走,请不要在这里停留”,这话几乎要重复喊上一整天。记者问王平满,这句话民警们每天要重复多少遍?王平满说:“那哪有数,反正喊一整天,嗓子都是哑的,晚上回家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说,晚上睡觉闭上眼睛眼前全是人。”

  虽然因维持秩序喊话,民警整天嗓子沙哑,但是春运期间在候车大厅执勤喝水是要控制的,因为按照他们的经验穿过拥挤的候车大厅、挤过厕所门口的“人墙”、排上队、上完厕所回来最少要半小时,所以民警们总是控制喝水尽量少去厕所。

  案多骗子和“马大哈”都在路上

  人多的地方,事也就多,春运期间的客运站自然就是这样一个事情多的地方。

  记者在南岗客运站警务室随便翻了翻近期的接警记录,发现这小小的警务室处理的事情真是五花八门:旅客丢失财物、旅客之间纠纷打架、处理进站喊客人员,甚至还有一个家长把孩子丢了等等。

  警务室角落里的一间小储藏室,里面堆满了旅客遗失的箱包和民警收缴的“三品”,小到打火机油大到衣服、箱包。王平满说,这都不算啥。说着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了一本登记簿,上面几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号码和人名。王平满告诉记者,这都是旅客遗落在客运站的各种证件,身份证、工作证、社保证一应俱全,这些证件经过调查核实都要返还给失主。“春运期间人们出门注意力都集中在能不能买到票,车是几点的,其他的事都忽视了,不久前我们刚刚通过邮局返还了30多张证件,你看这没过几天我们又攒了好几张。”王平满拿着几张证件很是无奈。

  正谈话间警务室响起敲门声,一位老人满脸焦急推门而入。老人乘坐的长途客车行驶到松北区时,被骗子用“易拉罐骗术”骗去了一万元钱,老人急忙来报案,民警一边安慰老人一边为他做了笔录,并着手安排查看客车的视频记录。送走了老人,时间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午饭时间已过,王平满说现在客运站的民警没有所谓的午休时间,午饭就是互相换班吃两口。

  记者走出警务室,虽然已经是中午,但涌入候车大厅里人流丝毫没有减少的趋势,人流不断民警们自然也就不能休息,王平满的午饭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吃上。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