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6日讯 金蛇舞动迎新春,激情四射的“农民春晚”再一次在林甸县拉开大幕。春节前夕,在林甸县飞泷四季温泉度假区休闲广场,林甸县举办了第二届“农民春晚”。当天,来自县内的160多名农民文艺骨干,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极具林甸特色、展现林甸农民新生活新气象的“农民春晚”。
人流涌动,歌声、乐曲声、呐喊声和欢笑声汇聚在一起,交织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伴随舞蹈《欢聚一堂》喜气祥和的开场,整场演出拉开大幕,歌曲《把最美的歌声献给妈妈》、《泉乡农民喜洋洋》等精彩节目让土生土长的农民们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文化大院的演员自己创作的地方戏《夸夸林甸好风光》、戏曲小品《欢乐农家》、三句半《农民心里话》、器乐联奏《庆丰收》等节目让全场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在“农民春晚”现场,18个精彩纷呈的节目依次亮相,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现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更重要,这个‘春晚’办得好,有特色,提足了咱林甸农民的精气神。”一位农民观众乐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夸着“农民春晚”。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能作为农民代表参加‘农民春晚’,心里特别高兴,在‘春晚’的彩排、演出中不仅开阔了眼界、得到了锻炼,还结识了很多朋友,学到了不少知识。”林甸县红旗镇农民石贵,一大早就和文化大院的演员们赶到演出现场,精心为演出做起了准备。他说,作为村里的文艺人,以后更得发挥优势,多为群众演出,为大家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新农村,有了新生活;新农民,更有新气象。“兜鼓溜儿”的林甸农民如今更注重精神生活。为此,林甸县结合全县农民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建阵地、抓培训、创载体等方式,切实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
“我们举行‘农民春晚’,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进一步丰富和展示农村文化生活,为我县创建国际温泉名城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林甸县文化馆馆长武海军说。
据悉,林甸县目前已发展文化大院52个,全县农村文艺骨干达1200多人。这些文化阵地,为文艺爱好者搭建了自我展示、自我学习、自我陶冶、自娱自乐的平台。武海军表示,“农民春晚”将连年延续,演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