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闻网讯(记者 韩雪) 清晨,在黑龙江省望奎县中心小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安静地等待着发放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这样普通平常的早餐搭配,却让这里的孩子们十分渴望。班长顾晶晶对记者说:“每天都能吃到免费的营养早餐,我们感到非常温暖。”为让我省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们吃上热饭、饱饭,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去年3月,“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近一年来,此项计划实施情况如何?怎样保障中央财政提供的营养餐补助费真正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孩子们吃的安全不安全、放心不放心?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
![]() |
学校学生在课间结束后享用营养餐。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
“加法”补助惠及近4万农村学生
“孩子们能否在学校吃上热饭、饱饭,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乃至全社会都关注和牵挂的一件大事。”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学生营养办主任牧童介绍说,此次我省以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大庆市林甸县、绥化市兰西县、望奎县、青冈县和明水县以及齐齐哈尔市的龙江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克东县和拜泉县等11个试点县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总共惠及903所农村学校的近4万名学生,这些学生每天都能得到中央财政提供的3元钱标准营养膳食补助。 3元钱,能否有效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现状?“学生一年在校200天,每年就要安排160亿元资金,这些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而且将成为每年的刚性支出。”牧童告诉记者,其实中央拿的不只是3元,做的不是“减法”,而是“加法”,是在进一步提高现有“一补”标准基础上新增加的一项资金,统筹起来计算,原来已享受“一补”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每天将得到生活膳食补助7~8元,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这一标准可以基本解决吃饭问题并保证有一定的营养。
把每一分钱都“吃”到孩子嘴里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一是如何防止截留甚至贪腐行为,二是如何防止食物中毒,也就是说必须确保两个安全。”牧童说,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涉及学生营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我省已在多次工作部署会和培训上强调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同时,制定了有关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供餐企业和托餐机构准入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另一个就是资金安全,我省明确要求,补助资金要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食品,特别是“等值优质”四个字,要确保把每一分钱都“吃”到孩子嘴里,并制定了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支出标准,确保专款专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要以县为单位,定期公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
体质提升需做好长期“备战”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把国家的关爱和温暖传递给了边远贫困地区农村的孩子,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提高健康水平,的确是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举措,不过,目前我省各试点地区农村中小学食堂条件普遍较差,有的学校没有食堂,有的供餐能力不足,还有的设施不达标。谈及我省实施计划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时,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我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模式,采取多途径、多形式的方式,有学校食堂的以通过学校食堂供餐为主,没有的可向具有资质的餐饮企业、单位集体食堂购买供餐服务,偏远地区在严格规范准入的前提下实行个人或家庭托餐等供餐模式,为学生提供安全、完整的午餐或蛋、奶、肉、蔬菜、水果等加餐、课间餐或其他营养补充、干预。鉴于目前我省农村学校食堂现状,目前采用每天免费向试点地区学生提供学生饮用奶和鸡蛋改善学生营养。同时,我省将加快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学校食堂(伙房)的建设与改造,从而尽快转为以学校食堂为主要的供餐模式来改善学生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