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2月21日讯 今日上午,哈市召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会议。据悉,2015年,哈市将初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届时,哈市“9073”养老服务格局将基本形成,即全市90%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自主居家养老,7%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在社区帮助下居家养老,3%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
哈尔滨3年内实现千名老人30张养老床位。资料图
居家养老:生活照料等服务项目外包
到2015年,哈市城市社区将全部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工作者和养老服务志愿者将与辖区内的空巢、独居老年人以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结成对子。哈市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外包,由政府出资为一定范围老人向社会养老服务组织购买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项目为重点的“一站式”养老服务;推行互助式居家养老服务。
哈市将重点支持企业研发老年康复辅具、护理产品和自助设备等老年用品。
机构养老:养护型医护型床位占三成
2015年,哈市的机构养老床位将达到5.1万张,公建与社会力量建的养老机构床位比达到3:7左右,养护型和医护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届时,哈市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能力将达到70%以上,建成2处承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养护机构;在区、县(市)新建1所200张床位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新增床位3600张;还将系统改造市属公办养老(社会福利)机构,提升承载能力。
到2015年哈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达万人以上,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超过70%;将鼓励支持养老服务项目外包,使具备一定规模的专业社会养老服务组织达到10支以上;社区内从事养老服务的社工占社区工作者的20%以上。
老人福利:入住养老机构人员补贴范围扩大
哈市对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方式,保证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将对入住养老机构人员补贴范围,扩大到年满65周岁城区低收入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将城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扩大到65周岁以上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独居、空巢老年人。市郊区农村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及重度残疾的独居老年人,由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年龄范围从70岁调整为60周岁,对低保家庭中80周岁以上高龄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护理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