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2日讯 “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模式近日成为全国关注热点。记者从市胸科医院了解到,早在2009年该院就试行过这一便民就医新模式。但这一模式因部分患者逃费,试行不到两年被迫停止。
据市胸科医院院长杨迈介绍,排队挂号是患者就医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浪费患者时间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很容易引发各种矛盾。该院试行“先诊疗后付费”时,患者无需排队挂号,的确很方便,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有些无需进一步检查和购买药品的患者诊疗后便溜之大吉。医院本想将“先诊疗后付费”在门诊试行成功后再扩展到“先住院后付费”,结果事与愿违,无法继续推行下去。
据统计,在试行“先诊疗后付费”期间,市胸科医院每天约有5%的患者先诊疗不付费。该院普通号费用每号1—2元,而专家号每号20元,逃费的多为专家号患者。该院于2010年11月停止了这一便民措施。
杨迈表示,随着患者信誉度提高,该院有望在门诊部重新开启“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毕竟这种模式很便民,而且该院的硬件设施目前也支持这种模式。
我市何时实行这种便利的就医模式,市卫生局医政处负责人表示,“先诊疗后付费”是医改发展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市各家医疗机构还不具备实行这种模式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征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若患者恶意逃费,医院无法向患者追讨费用;另一方面医保的保障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已与医院结算系统联网,但部分新农合医保还未与医院结算系统联网,这在客观上为“先诊疗后付费”设置了门槛。
核心提示 “先诊疗后付费”之市胸科医院样本
2009年3月,市胸科医院为方便患者、实现医院数字化管理,投入100万元资金在全院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包括门诊部投放多台自动挂号机,患者在门诊就医,先在挂号机上刷一下身份证,身份证内的自然信息便拷贝到诊疗卡中,患者手持诊疗卡可直接到各诊室就医,无需先交挂号费。诊疗结束后,患者如无需进一步检查和购买药品,便可持诊疗卡到结算窗口付挂号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