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一月份哈市PPI上涨2.1% 原料涨价是PPI上行主升力量
2013-02-22 18:36:07 来源:东北网  作者:调宣 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2日讯 (调宣 记者 侯巍) 22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获悉,一月份,哈尔滨市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2.1%,涨幅低于3.0%,处于价格良性运行区间。其中,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6.8%,重工业产品价格下降0.9%;生产、生活资料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6%和3.0%。原料涨价是PPI上行的主升力量。

资料图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运行三大特征

  轻、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相背而行。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6.8%,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0.9%。在轻工业产品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上涨8.7%,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下降1.1%;在重工业产品中,原料产品上涨2.8%,采掘产品和加工产品分别下降4.4%和2.0%。

  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涨幅高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0%,高于生产资料涨幅1.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分别上涨4.2%、3.7%和3.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4.8%。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加工产品上涨1.7%,原料产品上涨1.2%,采掘产品下降4.4%。

  工业行业产品价格升多降少。在34个工业行业中,有15个行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占调查总体的44.1%。其中,涨幅超过两位数的有5个行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上涨27.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16.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16.1%,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14.0%,烟草制品业上涨13.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变动成因分析

  原料涨价是PPI上行的主升力量。原材料是构成工业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6%,构成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的九个大类价格,呈五升四降格局。其中,农副产品类价格涨幅超过两位数,上涨13.1%。

  价格传导作用下的输入性涨价。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日益紧密。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生产资料的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由于价格传导效应,推动国内相关产品价格跟进。如,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业价格上涨2.0%,其中,石油液化气价格上涨3.0%,汽油价格上涨2.4%,柴油价格上涨1.8%,煤油价格上涨0.2%。石油衍生产品价格也呈上涨走势。

  农产品涨价效应向下游递进。一是由于国际市场大豆减产影响,价格飙升,哈尔滨市豆粕价格上涨26.7%,带动饲料加工价格上涨12.8%。二是受饲料涨价和人工费增加影响,带动屠宰及肉类加工价格6.1%,哈尔滨裕昌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上调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价格,其中,熏肉制品价格上涨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