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6日讯(记者 岳云雪)受新学期学生交通出行流的影响,从3月1日起,哈尔滨市市区重点中小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将增加五成以上。26日,交警部门向社会公布中心区早晚高峰交通矛盾突出的20处校区,并提醒市民通过改变接送学生方式、停车方式和绕行校区等措施,以缓解主要校区周边的交通压力。
学期流致交通流量增加五成
据哈尔滨市公安交管局透露,基于对部分校区生源数量、接送学生车辆的饱有量、学生通勤方式、停车泊位设置情况、校区周边途经交通流等因素的综合评判,交警部门预计以3月1日为时间分割,全市各大中小学校(包括幼儿园)开学后,接送学生出行高峰与交通早晚高峰形成重叠,重点中小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流量将增加五成以上,会出现通行缓慢现象,受此波及,并将造成区域性的交通通行不畅。交警提醒市民提前了解城市交通流量即将发生的变化,并做出相关调整加以应对。
早高峰哈市个别路段发生交通拥堵(资料图)。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一停二行三过街”成校区交通主矛盾
据交警部门介绍,校园周边交通矛盾主要体现在接送学生车辆停行矛盾和行人过街三个方面,也是导致校区通行不畅的主要原因。因为上下学时间过于集中,各学校上学时间基本在6时40分至8时之间,放学时间从16时至18时,而这两个时间段恰与全市早晚交通高峰时段交叉或衔接,接送学生车辆加剧了交通压力;停车泊位严重缺乏。虽然交警部门在校园周边最大限度地规划出停车泊位,但距接送学生车辆“大军”的需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双排、甚至多排违法停车等候则占用大量道路通行空间,并形成通行“瓶颈”导致车行不畅;另外因为缺少立体过街设施,学生过街与车辆直接平面交叉,每天上学前、后的40分钟内,学生集中出入校园,加上接送孩子的家长,人数又翻一番,而人行道多数狭窄或有非法占道,导致人行道拥挤,许多家长和学生不得不占用车行道步行,致使人车混行,减缓通行效率。
20处校区交通高峰期矛盾突出
哈市交警部门向社会公布中心区交通停行矛盾比较突出的20处中小学校区域:一曼街继红校区域、果戈里大街花园校区域、花园街奋斗校区域、花园街铁岭校区域、果戈里大街17中学区域、龙江街69中学区域、西大直街工大附中区域、民益街萧红中学区域、海城街实验中学区域、先锋路13中学区域、宣化街蓝天幼儿园区域;安国街经纬校区域、西十四道街尚志小学区域、兆麟街第一中学区域、兆麟街市政府第三幼儿园区域、通江街尚志幼儿园区域、上游街76中学区域、地段街兆麟小学区域、新阳路新阳小学区域、新阳路第18中学区域。
交警部门提示广大市民,3月1日后出行尽量避开以上20处区域行驶,以缓解校区周边的交通压力。
“低碳”接送缓解交通压力
交警呼吁:疏解拥堵难题,礼让行车、守法停车是关键。交警部门鼓励学生家长尽量采用公交车、专业送子车,同班同校同路学生“拼车”、“合乘”等既低碳又方便的方式接送学生。按照停车指示标志的规定进入指定停车场停放车辆,禁止占用道路停车,或者尽量把车停在稍远的外围路段,步行一段距离接送学生;避免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交通早晚高峰时段无接送学生需求的车辆请提前选择其他街路绕行,尽量避开校园周边行车,以减缓校区周边的交通压力,出行过程中服从和配合交警的指挥,共同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的安全、有序和畅通。
交警:严查违法停车
针对学期流等因素导致即将出现的一系列交通问题,哈市交警部门也在适时调整交通疏解的相关组织安排,全警上路疏导的同时,将警力重点投放在交通节点路段死看死守,重点区域的学校,已经落实了至少五名以上警力进行全程管控。就校园周边车辆违停现象严重问题,交警部门也将加快交通视频监控设施配建的投入和步伐。加大对违停车辆的查处力度,处罚的同时将通过媒体对接送学生违停车辆的信息进行曝光,通报车主或者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