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8日讯 约了几次,终于在人代会审议小组见到了李庆河,这位来自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乙烯裂解车间的室内操作工一脸质朴。他说,缘于父亲日前的一次急病,便准备了一份在学校和企业普及急救技能的建议带到会上。

李庆河说,日常生活中各种急症时常出现,即刻的处理会减少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同时可以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减少经济损失。若等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往往丧失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群众的急救互救是整个急救链的第一个环节。在发达国家,近25%的人懂得常见的急救知识,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培训,而且很多急救常识列为中小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之一,常见的急救技术列为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学习必修内容。群众急救意识的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地区乃至国家发达与否的指标之一。而我国目前还不到1%的人口系统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
为此,建议国家将相关内容规范化、制度化,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展。尤其是将常见急救知识写入中小学教材,急救应急培训做为企业职工上岗标准以及高中生大学生考查课。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