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1日讯 清明节将至,哈尔滨市殡葬用品商店开始忙着备货,准备在清明节期间大赚一笔。近日,记者选取了100位20-50岁年龄段的哈市市民进行了调查,有8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清明节期间采用焚烧祭品的方式为亲友祭扫。多数人清明节祭扫的花费在100-200元之间。据哈市民政部门统计,去年清明节期间,前往哈市公墓、殡仪馆祭扫的人数近百万,车辆超过10万台次。由此可见,清明节市民祭扫花费不少。
街头烧纸多污染,市民盼设焚烧区。
多数受访市民
认为烧纸污染环境
调查中,90%以上的受访市民认为,烧纸污染环境,影响城市卫生。
每到清明节前,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市民当街烧纸的场景,过往市民大多掩鼻盖头快跑而过。绝大多数受访市民认为,这样的祭扫行为污染环境,欠文明。
市民张先生说,他家住在一个十字路口附近。每到清明节前,路口都有很多烧纸、烧祭品的市民。虽然门窗都关着,但黑灰也会飘进屋内。一到这个时候,家里每天要打扫两三遍卫生,但家具上还是一层黑灰。而且下班回家的时候,路过这里,不仅让人满身黑灰,衣服上还留有烧焦的味道。
车女士也有这样的经历。她说,去年清明节前,她路过一处刚刚烧完的灰堆,没想到一阵风吹过,未完全熄灭的纸灰飘到了衣服上,把她的大衣烧了一个小洞。她很生气,但也没办法,已经找不到烧纸的人了。
哈市南岗区一位环卫工人说,清明节离春节很近,每年都是忙完了春节的鞭炮屑,马上就要忙着清理清明节焚烧的纸灰,工作量太大了。他说,清明节前,因为烧纸,他们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地清扫,不但要清理干净,还要时刻注意那些没有完全燃烧的纸灰,以免引起火灾。“纸灰还没有鞭炮皮好清理,纸灰很轻,扫的时候不能太用力,否则飘得哪都是,飘到路人身上,还要挨骂。如果不及时清理,又太影响市容环境了。真希望市民少采用这种不文明的祭扫方式。”他说。
祭品铺张浪费
“别墅”“女仆”上千元
“祭扫时,你一般焚烧几种祭扫用品?”在记者的调查中,84%的人选择焚烧两种以上祭扫用品,82%的人表示,家庭祭扫花费在100-200元之间。据哈市民政局不完全统计,去年清明,不算在市区内焚烧祭扫的人,仅到哈市各公墓、殡仪馆祭扫的市民就超过百万,车辆超过10万台次。
针对这种情况,记者走访了殡葬商店。8日上午,记者来到哈市道外区南七道街某丧葬用品店内看到,架子上摆放着四栋二层的“楼房”,其中一栋粉色的二层楼房名为“天堂别墅”,长约60厘米,高约40厘米,房子有黑色的大门、白色的围栏、车库等,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别墅里面有沙发等家具,而且在二楼的阳台上,还站着一位“芭比娃娃”,整栋别墅的造型非常逼真。
旁边的一栋“别墅”颜色白蓝相间,别墅外面还带有室外楼梯,在这栋别墅一楼的门旁边,贴着一位穿红色衣服的漂亮女子的照片。记者观察到,在其他的“别墅”上面,也同样贴着这位女子的照片。店主神秘地一笑说,这是给逝者准备的贴身女仆,所以这种别墅价格要贵一些。
据该店店主介绍,“别墅”越豪华,里面的家具越全,价格也就越高,最低要100元起。除了别墅外,还有汽车、自动麻将机、单反相机、ipone4、摇钱树等祭品。记者走访了哈市殡葬用品商店发现,纸糊iPhone、iPad这样的新潮祭品开始现身。另外,市场上的仿真祭品依然走俏,“电动麻将桌”、“茅台”、“中华烟”等祭品随处可见,“奔驰”、“宝马”等也被列入祭品的行列。
哈市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以前,市民祭扫一般只是烧一些纸钱,特殊的日子烧一些纸牛纸马。近几年,祭祀用品的花样越来越多。好车、好房,甚至还有烧二奶的。这些东西少说几十元,好点的都几百上千元,一把火烧没了,有些浪费。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祭祀先人更不应该与之相悖。而且很多与社会道德不符的东西,也违背祭祀先人的初衷,与传承下来的文化相悖,属于不文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