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5日讯(记者 印蕾)清明到来,哈平路殡仪馆前来祭悼故人的市民大量增多。在人来人往的墓区,身着深色工作服的骨灰寄存管理员高凤利显得并不起眼。
高凤利收取家属提供的骨灰寄存证。东北网 印蕾 摄
赶上清明节假期,前来祭奠亲人的人们都会比往常来得早些。这天,高师傅不到6点便早早来到单位。“把寄存证放在这里,回来的时候取走”。高师傅一边对前来取逝者骨灰盒的家属说,一边麻利的把证件整齐的排列好。

祭扫高峰到来,高凤利把骨灰寄存证整齐的摆放好。东北网 印蕾 摄
“我是1981年来这儿工作的,作骨灰寄存管理员的工作已经有30多年了”,工作间隙,高师傅抽空和记者聊了起来。“最早我就坐在这屋里,后来寄存的骨灰多了,就搬到外面的这小屋。”高师傅说的“屋里”指的是骨灰寄存室,外面的小屋大概有9平方米左右。就在这个9平方米的小屋里,高师傅管理着8万多个逝者的骨灰。

高凤利在9平方米的办公室,管理着8万多个逝者的骨灰。东北网 印蕾 摄
对于常人来说,在殡仪馆工作,特别是守着一个个骨灰盒,总会感觉有些异样。温和的高师傅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做。做这份工作更需要有责任心,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逝者亲人的告慰。有一次,一名家属把骨灰盒位置弄错了,高师傅认真清点,最终帮助家属把骨灰盒找了回来。
工作性质的原因决定了高师傅没什么休息日,他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高师傅说,做这个工作让他看过了无数的生离死别。他认为,人应该坦然的面对生死,珍惜每一天。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