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0日讯 一直以来,先交钱后住院几乎是所有医疗机构实行的住院服务模式——患者必须先缴押金后住院,才能接受治疗,一旦出现押金不足时就可能被中止治疗。
2011年11月,佳木斯市中医院在全省率先开展“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服务,并在市卫生局和医保局的支持下,构建了保证该措施能够正常运转的诚信保障体系,通过医患信息互动等服务方式,让百姓住院期间享受阳光诊疗。
5000人享用无一例逃欠费
在佳木斯市中医院糖尿病房里,记者看到了正躺在病床上输液的贺昭东(化名)。他是来自桦川县的村民,他连声说:“我听村里人说的,中医院先住院后交钱,就来这里治疗了。”
贺昭东的爱人接过话茬说:“我们是3月初入院的,来的时候只带了千把块钱。以前俺们住过医院,押金一没了,就来催着要钱,态度也变了。看看人家这个医院,环境也好,医生护士态度也好。住院半个月了,还一分钱没交呢,减少了不少心理压力。”
“以前住院得交足押金,快花完了护士就催缴。交不上钱,检查不能做,药也取不上,麻烦不说,还耽误治病。”同病房、家住东风区的糖尿病患者蔡丽(化名)也忍不住插句话。
中医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城镇低保患者,来中医院入院治疗时无须再交住院押金,只须与医院签订《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并提供医保卡和身份证(或家属身份证),出院结算时只向医院支付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的费用即可。
2012年,市肿瘤医院和肛肠医院也开始推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根据市卫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市中医院、肿瘤医院、肛肠医院实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以来,全市共有5000余人次享受了该服务。运行16个月来,未发现一例逃费、欠费现象。
改善医患矛盾的一剂良方
实行“先住院后结算”,就是打开了生命的“绿色通道”,不让患者耽误在“门槛费”上。同时,这一服务模式也促进了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患关系的和谐,无疑是医治医患矛盾的一剂良方。
市中医院对“先住院后结算”的患者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每日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治疗措施,提供费用清单,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医院催缴医药费的现象少了,病人的压力也小了。
医院在执行每日清单制度同时,还出台了由医生和患者互动的沟通制度,即在患者住院后,每天由医生、护士对患者进行巡视,把患者住院的治疗方案、方式,以及用药的大体情况与对方沟通,医生把反馈信息整理并组织专人研究,在第一时间把研究结果、方案与患者沟通。
沟通制度的推行,加强了医患沟通,让患者和家属充分感受到医院更为人性化的关怀。在提升医患之间相互信任指数的同时,让住院费用和天数得到有效控制。
据统计,该医院实行“先住院后结算”措施以来,患者平均住院费用降低18%,住院天数下降1.6天。
期待好政策普惠民生
“先住院后结算”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百姓的一致赞扬。但记者看到,目前在我市只有三家医院实行了此种服务模式。这种惠民政策能否在我市全面推行?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市卫生局副局长张立斌。
张立斌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先看病后付费”这种服务模式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我市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推行。主要原因从卫生部门来看,一是医院流动资金的保障;二是即时结算功能的完备;三是诚信体系的完善等等,这项制度的实施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相关配套措施来保障。医院作为‘先看病后付费’模式最终落地的直接责任和利益机构,其承担风险过大的最终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到了这个社会期望值很高的医疗服务模式的顺利落实……
2013年,卫生局将把“先住院后结算”这项制度的落实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来推进,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全面配套的保证措施,既积极推进,又稳妥落实,把好事办好、实事落实,让老百姓受益。
“先住院后结算”制度在推广过程中想要叫好又叫座,仍需详细配套的相关措施来保障实施。但民众对这种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革,仍寄寓了深厚的期待,期待好政策早一点落地,在更多地方扎根,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