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收红包在医界很普遍吗?
李医生:我晒图片出来,是想说不是所有医生都收红包。我对收红包的行为非常气愤,这里面既有人的问题,也有体制问题。

李金山在看片诊断。
记者:现有机制需做出哪些改变?
李医生:打破医院行政化较浓的机制。比如医院科室主任,治疗方案应集体讨论,你说的话为什么不可以更改?现在的手术更多是“一言堂”。
记者:“一言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李医生:有很多因素在里面。比如,手术方案、手术用材等存在一定差异性,最终选择哪种方案、哪些用材,利益驱动成分就很大了。医界也有“江湖”,如引进医疗器械,“大佬”在操盘,他们有话语权和决定权。一些医生也浑水摸鱼做点事儿,为私利,或多或少地支持“大佬”。
记者:怎样打破垄断?
李医生:大型医疗器械采购,要靠市场来调节。同时,政府监管,价格交给市场,脱离了市场,就会产生不正当竞争。但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做起来很难。
被过度地治疗
记者:医患之间,患者是否始终处于被动?
李医生:医生给出治疗方案,患者常是被动接受。讨论治疗方案时,应尽量让患者或家属来听,病怎么来的?有多少种治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提供所有解决方案,让患者来选择。
记者:但医疗术语患者很难听懂。
李医生:尽量通俗,我给患者讲病情,每次都不低于20分钟,原因、治疗、后果……很快就能建立信任。我相信,凡是我看过的患者,一定会把我当朋友。
记者:治疗方案多数由医生说了算?
李医生:确实如此。一是医生觉得没必要或无法向患者讲清楚;二是医生采取对自己最安全、最有好处的治疗方案。后一种情况,常会造成过度治疗。
记者:过度治疗是技术问题还是利益驱动?
李医生:都有。比如骨折,以前常采取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手法,现在一些年轻医生不会这些,上来就手术,这属医术问题。还有很多利益驱动的影子,一味让患者做手术,就是医德问题。我曾提出,如果不存在“过度治疗”,中国的医院至少关闭四分之一。
医患间的矛盾
记者:这些问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因?
李医生:只是部分因素。一些问题被夸大了,一些问题被缩小了,还有些问题被隐藏了。但医生被推到前台,不被患者理解。
记者:从医生角度如何缓解这种紧张关系?
李医生:医生应主动把治疗方案告诉患者,让他们有详细了解、有心理预期、有充分选择。现在,患者或家属常常什么情况都不清楚,感觉没有主动权,他们就只能去想、去猜。
记者:对患者或患者家属有什么建议?
李医生: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别拿到手的都是化验单。如果不是急症,最好多找几位医生看看,比较以后更清楚病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崇拜大医院,实际上,真正要找的是负责任的医生。
记者:这种关系能在短时期得到改善吗?
李医生:医患关系改变,是个漫长的过程,涉及很多方面。除了医生有职业操守,有些体制和机制更需转变,比如“双向转诊制”,会让大医院挤进更多患者,实现的可能性不会很大;比如“家庭医生”,规划很不错,但有些事像口号。
记者:你特立独行,同事会不会不舒服?
李医生:一些事情大家都在做,比如红包问题,很多医生都不收红包或上交,只不过我在微博上写了。还有,我说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全是“公开的秘密”,只是很少有人公开说。
不要盲目崇拜大医院
要找负责任的医生
3月21日,全省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消息,去年我省共查处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和乱收费行为20人次,涉及金额48.97万元。据东北网
新闻链接
李金山,1964年出生,1989年大学毕业。目前就职于市第五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