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女毕业生用勤奋与坚持打破行业性别的壁垒
2013-04-12 16:20:59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张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1日讯 黑龙江工程学院2013届毕业生李宗泽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夯实的专业知识,还有流利的外语最终签约天津通信广播,在北京谋得了一个专业对口、待遇优厚的职位,成为这家大型国企今年在哈尔滨招聘的唯一女生。

  李宗泽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今天能成为天津通信广播在哈招聘的唯一女生,靠的就是勤奋与坚持。回想起大学四年,虽然入学之初也曾郁闷、无助过,但是“现在的我跟刚入学的我不一样,从对专业不熟悉,空有热情,情绪化,到现在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成长是大学给我最好的礼物。”

  深入了解专业 定位发展方向

  李宗泽说,“选择计算机专业是缘于我的兴趣。在我生活的时代,它已经是生活必备品了,我就是希望通过专业学习,自己能应用计算机去改善人们的生活。”尽管大一时置疑过自己的选择,甚至担心自己不能修完大学课程,但李宗泽并未选择逃避和放弃。她说“我本身就对软件感兴趣,又渐渐发现自己在开发方面有所欠缺,但大二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数据结构方面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比较擅长测试,所以那时候就为自己做好了专业规划:立足软件,主攻测试。”

  于是她开始深入地了解计算机这个专业,同时也开始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做打算。

  学习之路没有顺风顺水。虽说测试方面对李宗泽来说略显容易,其实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学懂的。遇到不懂的,她就到图书馆里找书‘死抠’,抠不明白就找老师和同学请教,一次问不明白就问两次,有时候一个问题要问上好几次。“请教的问题越来越多,所学的课程也就越来越透彻”,李宗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学不明白专业课,到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李宗泽的专业知识越来越扎实,通过学习,她不仅对计算机专业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更认定了软件测试将会是自己日后事业发展的方向。


  不畏艰难 实习拓宽道路

  到了大三,有三个选择摆在了李宗泽的面前:考研、校外实习、校外培训。已经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的李宗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校外实习。

  文思海辉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外包公司,与之合作的都是微软这个级别的“IT大咖”。大舞台必定有高门坎,作为全国最大的外包公司,文思海辉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所以他们对实习生的要求很严格,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还要外语过关。李宗泽说,“虽然面试的时候外语通过了,但在实际工作中,我的语言仍然存在着障碍。每天接触的都是英文文档、英文电邮、英文对话……加上对实习环境不熟悉,对工作内容不了解,我曾一度感觉很吃力。”但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气馁的人,与其花时间报怨,不如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补课”上。每一天,李宗泽都自觉加班到很晚,当同事们都离开公司后,她就把每天遇到的问题都总结下来,一点一点翻译出来,慢慢研究。带她的埃及leader体谅她的辛苦,改用汉语跟她交流,可是这个“倔”丫头却坚持用英语。

  几个月来的出色表现,以及她面对问题所具有的独立处理能力,面对专业的勤奋探索精神,管理层都看在了眼里。通过不断的进取,在这家汇聚了全球IT精英的大型企业中,她得到了充分地认可。

  学会战胜自卑 勇于推销自己

  有过几次失败的求职经历,李宗泽又看着同学们一一签约,有点自乱了阵脚,开始网络“海投”电子简历,可是简历同样石沉大海。冷静下来的李宗泽开始反思,一连串求职失败的最大问题就是自己目标不明确,测试是自己的长项,求职应该主攻这个方面,更何况自己还有大公司的实习经历。

  调整好心态后,刚巧赶上东北五校招聘会在哈尔滨召开。李宗泽没有放弃希望,她跟同来的同学绕场走了几周,在角落里发现了天津通信广播招聘的席位。“测试人员,工作地点在北京分公司,五险一金,给解决住处,每天有饭补,税后工资差不多5000。大型国企、优厚的待遇……”李宗泽有点儿担心自己被拒,没敢投简历,最后还是在同学的鼓励下,跟他一起投了简历。“文思海辉的优秀实习生,专业没话说,对英文工作环境应对自如”面试人员一下子发现了她简历中的亮点,于是在当晚就请她去参加笔试与面试。“跟我一起投简历的同学没能得到笔试、面试的机会,他成绩也不错,可能就是输在没有过硬的实习经历”李宗泽说。

  “大家都说我倔,越不明白越‘抠’,可我的经验告诉我:你真跟难题较真,它就迎刃而解了。”或许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东北丫头的倔强劲儿,她最终收获了一个专业对口、待遇优厚的职位,成为这家大型国企今年在哈尔滨招聘的唯一女生。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