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妈妈踏上赴美产子路 小“美国公民”的难路开启
2013-04-14 13:36:5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颖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4日讯 《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哈尔滨的各大影城还未下线,别管影片的爱情有多动人,大家更热衷于将这部电影当作“赴美产子详细指南”。事实上,随着内地孕妇赴港产子越来越不容易,赴美产子也就越来越火爆。记者身边恰恰有一位曾经远渡重洋在美国生下孩子的年轻妈妈,她的“美国女儿”现在已经3岁了,正在哈尔滨市上幼儿园。她很愿意跟记者分享她去美国产子的全部经历,但出于种种原因,她希望将真实的名字隐去,咱们先叫她“林虹”吧。本文向您记述林虹在美产子180天里发生的故事。

   时间:2009年3月24日踏上产子路

  这一天,林虹带着肚子里的宝宝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和大多数赴美产子的孕妇一样,林虹拿的也是旅游签证。当初为了提高面签的成功率,她破釜沉舟提前买了往返机票,万一失败,6000多元的机票钱基本有去无回。好在去美国驻沈阳领事馆的面签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她提前准备的结婚证明、财产证明、早年去欧洲旅游的照片,签证官几乎没怎么看,也许是丈夫在美国居住的表姐发来的邀请函为她加了分,面签顺利通过,她拿到了有效期一年的旅游签证。

  下飞机后,她还面临“落地签证”这最后一关。林虹当时怀孕四个多月,她必须拿到半年的停留期,才足够在美国生产、坐月子,而拿旅游签证的游客通常被允许在美停留的时间分为一个月、三个月和半年三种。林虹做好了“如果只拿到三个月就黑在美国”的准备,不过她很幸运,入境处给了她半年的在美停留期。

  说起如今网上很多帖子讲孕妇过关时如何乔装遮掩,林虹说她没那么紧张。一则她身材瘦高,当时几乎没人能看出她是孕妇。

  另外她说,入境处官员坐在里面,和外面的人中间隔了一个高过胸口的柜台围板,谁能看到肚子呀。而且美国人都胖得很,就算是孕妇看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有点胖而已。

  拿到满意的停留期,丈夫旅居旧金山多年的表姐将林虹接到家中,她从此开始安心待产。

   时间:2006年4月前情回顾(1)

  这是林虹结婚的日子。

  她和丈夫都是哈尔滨人,大学毕业后她在一家外企工作多年,丈夫是大学老师,日子一直过得有条不紊。关于孩子的事他们早有打算,因为丈夫的几个表姐都早已移民美国,并且在那边生下孩子,林虹夫妇从头就打定主意——去美国生。网上中介那些诱人的招揽他们也见过,“给我10万,还你一个价值980万的美国宝宝”,“美国产子,投资回报率超过‘抢银行’”,林虹说倒不是被这些所煽动,只是因为看表姐家的孩子们一落地就是美国人,而据她所知,到孩子18岁的时候,美国政府会让已成年的孩子再自主选择一次入哪个国籍。“为什么不多给孩子一个选择呢?”事情就这么定了,只待时机。

   时间:2008年11月前情回顾(2)

  林虹成功怀上了小宝宝。

  赴美产子,再多的准备不及一样事情重要,那就是得先成功怀孕。

  林虹的一个大学同学,丈夫去美国交流讲学一年,他们计划丈夫走前怀孕,然后妻子过几个月去陪读,在美产子,再一起回国。结果努力了几个月,直到丈夫临走之前也没怀上。

  林虹没有这么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反倒轻松地实现了目标。怀孕后的前三个月,她在哈尔滨市权威妇产科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确定宝宝非常健康后,丈夫开始着手准备送她去美国。

   时间:2009年7月24日住进月子中心

  生产前两周,林虹从表姐家搬出来,和前来陪她生产的妈妈住进了一对福州夫妇开办的月子中心。

  因为这里离她选好的医院很近,产后住在这里坐月子也可以减少对亲戚的麻烦,又能得到很好的照顾。这里住着林虹这样的准妈妈、产妇和她们的新生儿,都由这对福州夫妇护理,他们从不在饮食方面苛刻,一日三餐都很丰盛,并且还会无偿地开车送她们去产检或购物,甚至接飞机。

  林虹有妈妈陪伴,对未出世宝宝的期盼也转移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并没像很多人讲的那样觉得孤独难耐。她甚至结识了两个中国朋友,来自香港的莎莎和内地留学生琼斯。琼斯刚刚毕业,生个美国宝宝是很多留学生毕业的最后一课。而且琼斯的合法身份帮她申请到美国为无收入人士提供的医疗救助,她可以完全免费生下孩子。三个人纷纷做拿手的家乡菜给大家吃,倒是其乐融融。

  后来生完宝宝再回到这里,林虹很享受地坐了月子。华人赴美产子其实始于台湾人,所以美国的许多月子中心都是针对台湾人办的,饮食方面也有很强的针对性。记者问林虹,月子里是不是吃了很多麻油鸡、米酒之类的,她狂点头说:“我可爱吃那个米酒汤圆了。”

  只是像林虹这样由妈妈陪伴的产妇只有她一个,别人都是在生产之前丈夫就会赶来。林虹说这是因为美国人极其重视丈夫陪产这件事,所以准爸爸的签证非常好拿。

   时间:2009年8月6日美国式生产

  宝宝终于来了。

  在旧金山,剖腹产的费用要1万多美元,还不算麻药和麻醉师部分将近3000美元的费用,所以林虹一直努力地做好“自己生”的准备。宝宝十分争气,跟妈妈配合成功。林虹从早上6点多住进医院,到晚上9点多终于顺产生下了女儿。医生们为她处理好伤口,把孩子洗干净,为宝宝留下了“脚丫印”。并在第一时间将三个相同编号的塑料带系在宝宝和林虹还有林妈妈手腕上,以确保婴儿不会抱错。

  产后,林虹有些发烧,护士马上拿来一杯冰水,说是为了降体温。这在中国是绝不可能的事,林虹在护士的坚持下和亲友们的惊呼声中,浑浑噩噩地喝了下去,将女儿的照片用手机彩信发给国内的丈夫后,就睡着了。

  至今还让林虹念念不忘的是生产医院的周到照顾。她说:“什么也不用准备,空着手住进去就行,任何东西医院都给你准备好了,无论是妈妈用的,还是孩子用的。”

  按照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医院为她和母亲提供的三餐全是冷食,小宝宝也只给喝常温的奶和水,以至于女儿现在都很喜欢冷食。

   时间:2009年9月22日带你回我的国家

  签证到期前的最后一天,林虹带着美国女儿踏上归程。

  在北京国际机场,丈夫抱着已经满月的女儿,牵着分离整整半年的妻子,一家三口第一次真正团聚了。

  坐月子后期,林虹并不轻松,她需要为女儿办出生证明、社保账号、美国护照和中国旅行证等身份证件。还好旅行证在中国大使馆办理,语言不成问题。而美国护照则能找到台湾人负责代办。至此,林虹才算顺利地完成了她美国之行的全部任务。

  家有美国小公民这件事,林虹尽量不让周围的人知道,女儿现在在哈尔滨市上幼儿园,她也没通过“特殊渠道”给女儿上中国户口,因为中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她也不想让女儿从小就生活在谎言里。

   共花了多少钱

  单人往返机票:6000元(人民币)

  医院和医生费用:7700(美元)

  月子中心:3500(美元)

  因为林虹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是住在表姐家,比起完全通过中介赴美产子的孕妇,她省去了大量的食宿费用。而且,这是四年前的费用。

   时间:2013年4月11日关于未来和二宝

  女儿就快4岁了,虽然把她生为美国公民的一大诱惑就是享受美国的社会和医疗福利、低门槛进入美国名牌大学,但近在眼前的上学怎么办,林虹到现在还没想好。又或者像许多中介公司广告的那样,以华侨身份享受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留学生身份轻松进入中国名牌大学;小孩21岁全家办移民……哪一样实行起来对林虹来说都是两难。

  她纠结的是,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去美国接受教育?还是为了她长大之后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立足之地而接受中国式教育。更何况她和丈夫以及家人的工作生活全都在哈尔滨,陪孩子去读书毕竟不好实现。

  更让她焦虑的是,她在美国期间,发现中国式教育已经严重入侵,报纸上有许多中国人开办补课班的广告,“那里的孩子们也都要补课的!”她表情痛苦地说。2009年正是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时候,林虹在美国常听到美国人担心地说:“这里将来恐怕会被中国人和印度人占领了。”

  林虹还有一个小秘密,她和丈夫打算再生一个宝宝,当然还想去美国生。“一个小孩儿太孤单了。”她说。

  但这个计划目前还处于想象阶段,她担心自己有过持旅游签证把孩子生在美国的经历,签证官会认为她有移民倾向。因为在美国人眼中,持观光证入境,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美国产子,这已经涉嫌违反联邦移民法。再去生一个“定瞄婴儿”,签证怕是有难度。

  随着这两年越来越多中国孕妇赴美生产,美国国会关于修改“落地公民权”条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事实上,中美两国政府任何政策上的风吹草动,对林虹这样的家庭,都会影响对未来的打算和安排。

责任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