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6日讯 6岁的男孩洋洋,一早随爸爸到超市,不小心与爸爸“失散”。他没慌,也没乱走,在超市门前静静等了5个多小时,直到有市民发现,报了警,辅警几番周折,把洋洋送回了家。
7日6时,洋洋随父亲出门遛弯,在香坊公园转了一圈后,父子二人来到乐松广场,在家乐福超市门前“失散”。找不到爸爸,洋洋就一直坐在超市门前等。中午时分,环卫工人注意到了他,猜测这孩子可能找不到家了,于是便通知了警方。
13时30分许,辅警来到现场,发现洋洋安静地坐在超市门前,不哭也不闹。围观市民说,孩子从8时许就一直在这儿,说要“等爸爸”,5个小时过去了,还在等,问他家人在哪儿,他也不开口。
辅警询问才知,洋洋今年6岁,家住黎明大市场附近某小区,父亲没工作,母亲在外打工。洋洋说,早上来到超市后,父亲让他在门前等着,所以他一直没走。
洋洋记得母亲的电话,辅警拨过去但没接通;又通过超市广播寻找家属,没有结果;联系110指挥中心,也没有报失记录。洋洋说,他和爸爸妈妈从绥化来,但辅警没能找到其父母信息。
随后,辅警带着洋洋来到黎明大市场,找到所住的小区,楼下邻居认出了洋洋。原来,洋洋的爸爸患有脑梗,身体一直不好。当天早上,洋洋走得太快,他爸爸没跟上,和孩子“失散”后没找到,以为孩子自己回家了,就没有报警。
香坊辅警大队九中队队长李旸提醒家长,带孩子去人多地点时,应给孩子携带联系卡,标注姓名、住址及联系电话,方便及时联系家人。家长若发现孩子走失,要及时报警。同时,要教育孩子,与大人走散后,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走,应等在原地,或去报刊亭等寻求帮助。(报料人关笑天)
链接这小鬼挺机灵
洋洋:“看到穿警服的叔叔,我才跟他们走的,不是穿警服的,我就不跟着走。”
洋洋妈:平日,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就告诉他,和家人走散时,不能跟陌生人走。她也把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告诉孩子,让他记住,但“不要轻易告诉陌生人”。
香坊辅警大队九中队队长李旸:洋洋很棒,和家人走散,没有慌乱,或者大哭大叫,如果这样,碰上别有用心的人,就很容易判断,孩子是走失的,打坏主意。而且,尽管很多围观市民问洋洋,但他见到警察后,才说出妈妈的电话和家庭住址,很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