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7日讯 左瞅瞅,右看看,发现攒够七八个人甚至三五个行人,立马“走起”,只留下醒目的红灯和无奈被阻的车辆……近日,我市交警部门开始组织的哥、志愿者组成的“文明交通劝导员”,这些“小蓝帽”将在全市行人违章多发路段“上岗”,专门劝阻“中国式过马路”行为。
行人闯灯随处可见
昨日11时许,记者来到道里区西五道街和中央大街交口处,此处行人车辆往来不绝。尽管行人过街方向是红灯,但十余名行人还是一同前进,面对行人的“队伍”,行车道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得不停下来等待,然后一点点缓慢前移,行进至路中间时信号改变,更多行人穿越路面,有两台车几乎被人流“吞没”,现场人车混杂,十分混乱。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距此不远的西十二道街与中央大街交口、尚志大街交口、道里区友谊路与上海街交口,南岗区学府路与和兴三道街交口等多处。
行人违章咋管好使
事实上,对早已司空见惯的交通陋习,有车族和行人都“来气”。在本报与市交管局共同推出的“治交通陋习,大家出主意”征集活动中,车主和行人纷纷支招,希望这一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
“有车族”王鹏说,行人同样是交通参与者,交通违法也应该得到管制或处罚,他建议:交管部门可参考北京、南京等地,建立相关法规,让“中国式过马路”者面临5-50元的罚款,或者必须担当交通志愿者,到问题多发街路进行劝阻,打文明标牌,让违法者成为宣传者。
行人田宇对此则表示,现在在许多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行人看到绿灯往前走,结果却被右转过来的车辆拦住,等到变灯后行人还是没法通过,只能跟车抢灯。田宇建议,相关部门应合理分配行人和车辆的路权,同时驾驶员应提高个人素质礼让行人,“中国式过马路”也能减少许多。市民于鸿波还建议,可通过设立电子护栏及增派协管员等方式杜绝这一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