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背着瘫痪母亲上大学 苏玉双:“有她的地方才有家”
2013-04-17 17:16:32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7日讯 题:背着瘫痪母亲上大学 苏玉双:“有她的地方才有家”

  记者 王蕊

  17岁,父亲病逝,原本精神不好的母亲遭受严重打击;18岁,她读高二,为了给母亲治病,卖掉了唯一值钱的房子;19岁,相依为命的外婆离世,母亲从此变得神志不清,双腿瘫痪;这一年,她收到了黑龙江工程学院录取通知书。

 
苏玉双(右二)与寝室同学在一起。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为了每天能够照顾母亲,苏玉双用仍显稚嫩的双肩“背”起了瘫痪的母亲,从家乡来到大学。她常说,“只有母亲在,我才有个家;只要母亲在,无论多累,我都会背着她走下去……”

  一个上了发条的女孩

  在黑龙江工程学院的校园里,总有一个梳着马尾、行色匆匆的女孩经过同学身边,她就是来自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尔台乡的女孩苏玉双。

  苏玉双刚刚完成她“时间表”上的一项任务,正赶赴下一目的地。

苏玉双接受本网记者采访。东北网记者 张锐 摄

  “大双总是小跑着与我擦肩而过,每天她的午饭时间只有3分钟。”室友刘思琦说。

  苏玉双看着要比室友们大,大家都叫她“大双”,她的忙碌大家看在眼里。“每天11时30分,提前10分钟从教室溜出去,用3分钟穿过校园去饭馆打工。每天只有晚上才能在宿舍看到她。”

  苏玉双打工的小饭馆就在校园附近家属楼的一角,每天12时,她准时开工。小饭馆里,她是唯一的服务员,洗涮、上菜、送外卖……活儿干的麻利、稳当。

  尽管这份工很苦,可苏玉双总是憨憨地笑着,而她密密麻麻的“时间表”却无法让人轻松起来:13时25分,午饭;13时28分,奔往母亲寄居的老年公寓;15时,赶回课堂;17时至20时30分,小饭馆继续打工,每个月有800元工资;21时,回宿舍看书;23时睡觉;次日凌晨5时起床……

  “为了照顾妈妈上厕所,大双每天10点都得两头跑,回去照顾完妈妈后再跑回来上课。”刘思琦说道。就这样,上了发条的苏玉双“时间表”总是满满的。

  “每天晚上,她回来双脚又湿又肿,累得爬不上铺,好几次她没盖被就睡着了……”专业课程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室友吴洁十分忧虑大双,“我们忙不过来,都快受不了了,更何况苏玉双……”

  就在这几天,为了能够跟上日益繁重的学业,苏玉双无奈下辞掉了小饭馆工作,开始给学生做家教,为了贴补家用,她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来,继续奔波……

  只有妈妈在,我才有家

  “在我印象中,苏玉双是个开朗的女孩儿。直到去年11月份,她母亲病重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孩子心里压着这么重的事儿。”生活中,辅导员李佳俐给苏玉双很多帮助。

苏玉双照顾妈妈吃饭。葛晓琳 摄

  苏玉双的老家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尔台乡。父亲患有严重肺病,从7岁起她边上学边干农活。17岁,父亲去世;19岁,外婆突然离世,母亲从此变得神志不清,双腿瘫痪。为了给母亲治病,高二那年苏玉双2000块钱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

  2012年夏,母亲的病情有了好转。也就在此时,苏玉双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可入学的新鲜劲没过多久,母亲身体就出了状况,再次被送进精神病院。两个月后,母亲一度病危。

  “我连夜赶回家,在精神病院看到了母亲。她已经瘦成皮包骨,只剩下一口气了……”说到这儿,苏玉双眼泪夺眶而出。为了照顾母亲,她请假一个月。这期间,她不断告诉自己,她是母亲唯一的依靠,坚强是唯一能够让自己撑过去的源泉。

  “我下定决心,无论多难,我必须把妈妈带在身边。我活着,就是为了让妈妈能活着……只有她活着,我才有家……”一个月后,苏玉双把母亲接到了哈尔滨。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母亲住进校园附近的养老公寓。能够每天照顾母亲,这让苏玉双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

  “母亲刚来的时候,大双累坏了,可是她从来不抱怨,也不流泪。我觉得她是最美的。”室友尤可欣说。

  翻身、洗床单、抱起母亲如厕,把食物嚼软喂给母亲,每天坚持给母亲按摩20分钟…如此单调的动作,苏玉双已重复了两年。在养老公寓的时间里,她几乎从来没有时间坐下休息一会。

  苏玉双欣慰地说,母亲最近状态很好,只要每天她打开门把头探进房间,母亲就会露出笑容。

  “有你在我身边就行……”母亲偶然间迸出的话令苏玉双开心不已,眼泪在眼眶上打转。看着彼此幸福的脸庞,母女俩笑开了。


   在接受赠予的路上怀有感恩之心

  “这一路上,我收到的赠予和帮助太多了,在我最懵懂、彷徨、无助的时候,好心人伸出援手,让我一次又一次看到希望。”苏玉双无法割舍老师、同学们对她的帮助,这份寄托令她的内心更强大。

  “每当我心里有什么事过不去了,我都会去找辅导员李佳俐老师说。上学期,她帮我申请到了三等贫困学生助学金。任课老师主动给我补课,怕我落下……”念叨着这些,苏玉双哽咽了。

  就在今年,学校组织教师为苏玉双捐款,校领导去公寓看望苏玉双的母亲,并送去了慰问金。下学期,学校将根据情况提高她的助学金等级。辅导员李佳俐告诉记者,学校已免除了苏玉双的寝室费用,准备在10月份帮她办理助学贷款,缓解苏玉双和她母亲的生活压力。

  现在,苏玉双比过去更加坚定和踏实了。这次,她没有说太多感谢的话语,她知道,眼下报答大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学习,让自己和母亲的生活好起来,让帮助过她的人放心。

  “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苏玉双无疑是特别的。经历过这么多的艰辛,他的父母可能没有机会告诉她什么是孝道,而她却默默地做着,没有抱怨;在逆境中,没有人在帮过她之后要得到回馈,可她却惺惺念念地怀着感恩的心,为回报大家努力地做着自己现在能做的事——好好学习、照顾妈妈。”英语老师吴迪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