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19日讯 如今,牡丹江市阳明区四个乡镇的干部们,每人每周必须有两天时间要住在值班室里,镇里的居民形象地把这种方式叫做“住读”。
近年来,阳明区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基层干部的长期“走读”,与群众在一起的时间不如以前多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如以前浓了,甚至是在处置一些突发事件时也不够及时,情况掌握的也不够准确。
据了解,从2012年8月阳明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建立村镇干部住镇(村)工作制度》以来,不论是在一大早六点多钟就到镇政府去办事,还是晚上九、十点钟找镇干部反映问题,在该区铁岭镇、桦林镇、磨刀石镇和五林镇四个乡镇的办公地点,除了日常值班的工作人员外,都会有乡镇干部负责接待。
在阳明区的几个乡镇,笔者都看到了这份《关于建立村镇干部住镇(村)工作制度的意见》,里面详细的标注着需要住镇村的干部包括:四个镇及所属村“两委”班子中不居住在工作所在镇(村)的镇村干部,住镇时间为每人每周至少两天。同时,还规定要延长办公服务时间,每天接待群众、处理政务、保证工作有效运转的时间要到晚上10点之前;在节假日和重要节日期间,各镇党政班子正职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要全天24小时住镇(村)。
“3350005”是该区五林镇住镇干部值班室的电话,一天24小时内,不论何时拨打这个电话,总有人接听。阳明区的几个乡镇都设置了这样的24小时住镇值班电话。五林镇党委书记李国峰说,因为这部“专线”,还让他们五林镇的北甸子村减少了不少损失。有一次,北甸子村着了电火,村里马上拨打了这部电话求援,正在值班的李国峰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镇里的消防车赶去救援,他本人也一边向市里汇报情况,一边赶赴现场,不到15分钟,他就站在北甸子村里开始指挥救火。村民们感慨地说,要是没有人住镇,镇领导从市区赶到现场至少要半个多小时,如果不能及时组织救援,那损失可就大了。
虽然实施“住镇制”只有半年时间,但笔者在采访中却发现,阳明区的几个镇发生了很大变化,提前上班的干部多了,下班后就急着回家的干部少了,乡镇干部研究问题深入了,与百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