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5日讯 2011年9月,国际金价创下每盎司1920美元的最高纪录。
2013年4月15日,国际金价最低跌至每盎司1355美元,创下1983年2月以来最大跌幅。
北京时间4月24日,国际金价徘徊于每盎司1420美元至1430美元之间附近。
金店“空盘”示人
从1355美元到1430美元,国际金价在一路暴跌后有所回升,带动着金店金饰品价格稍有抬头。而冰城市民抢金热度仍然不减。一些市民盼着金价上涨,手中的金子更加升值。
资料图。
昨日,在哈创业的杜先生到东祥金店看看项链样式,却发现摆放黄金项链的柜台内出现几个空盘。“部分款式的金项链现在处于断货状态。”东祥金店叶店长告诉记者,厂家每天向店内发送固定数量的黄金,近一个星期以来,大批顾客在店中选购黄金饰品,而且都是成套地买,导致一些款式的项链、手镯、戒指供不应求,出现断货现象,而销售额也较之前翻了两倍。
东祥金店24日黄金销售价格为338元/克,而前一日价格为333元/克。虽然黄金价格略有上涨,但是,购买金饰的顾客依然不减。在老凤祥、周生生等金饰品销售专柜前,店员们都是一句话:“从来没看见这么多人买金饰品,为了卖货,中午都吃不上饭。”
为保值更待升值
黄金抢购热潮不仅仅出现在冰城,国内其他城市也都在为黄金“疯狂”。区别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价格上升的是,金价的涨跌似乎更容易牵动百姓的心。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顾客购买黄金的原因,多数市民提及的无非是“自己留着收藏”、“留给儿女”、“给女儿当嫁妆”等。记者再次询问:“收藏、留给儿女的东西有很多,为何选择黄金?”他们的答案是“保值”与“避险”。
自2001年起,国际黄金市场开始了大幅上涨的走势,直至2012年。在这期间,黄金经历过次贷危机风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阶段性经济复苏等一系列“考验”,价格依然坚挺。市民普遍认为,黄金在任何时候都能保值,这次暴跌不过是一次“波动”,不会影响金子的保值功能,不如趁低价多买点,没准升值时还能赚点。
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为什么市民对黄金如此情有独钟?广发银行分析师赵泽明认为,百姓对黄金的抢购,并非只是简单地抄底,这反映出人们对资产安全配置的需求,反映出当前理想的投资渠道太少!投资股票,股市低迷不振;投资理财产品,风险小的收益率不高;将钱存进银行,储蓄利率又赶不上CPI。黄金价格下跌,恰好给人们一个投资“宣泄”口。
赵泽明表示,这次黄金暴跌让老百姓觉得投资机会来了,把钱换成黄金是目前最好的投资渠道。很多市民认为,比起当前人民币的不断升值,黄金的保值功能要大很多。
赵泽明称,购买千足金饰品,由于包括手工费等项目,价格远高于国际金价,因此,消费成分多于保值成分。而且,包括典当行在内,黄金饰品的变现渠道有限,许多千足金饰品柜台只负责对自身品牌饰品以旧换新,能回购的很少。因此,从资产配置流动性和灵活性角度考虑,可以逢低分批买入,逐步建仓,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
赵泽明说,相对而言,实物金条保值价值更大,也更适合长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