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花5万元中介费只身闯韩国 农村女孩圆“外嫁梦”
2013-05-12 08:49:04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  作者:王明琛 王东 刘文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2日讯 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隶属哈尔滨,地处张广才岭西松花江右岸,玛延河中下游。在延寿县,不但有许多残留孤儿,还有大量外嫁新娘,外嫁新娘中有的是未婚,也有不少是二婚。这些新娘嫁得好不好,看看她们延寿老家的房子盖的咋样就知道了。能盖得起楼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在异国过得还是不太好。因为地域的关系,延寿县的不少女孩都嫁到了韩国,大多是通过中介去的,但她们很难嫁到像首尔、釜山那样的大都市,往往都是嫁到贫困的农村,丈夫都是年纪大、家里没钱娶不起媳妇的韩国男人。在“五一”赴韩国采访期间,记者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延寿县出去的外嫁新娘。她叫马瑛秀,今年29岁,六年前嫁到了韩国,丈夫足足比她大20岁。

  农村女孩的外嫁梦

  怀揣改变贫穷的梦想,也明白出去情况不会太好,但马瑛秀还是花了5万元中介费把自己豁出去了。

  “五一”小长假期间,记者来到韩国全罗南道顺天湾采访国际园艺博览会。出发前,组委会特地为记者安排了一位会中文的女导游。她在见到记者后,热情地进行自我介绍:“我姓马,叫马瑛秀”。记者听到这话非常吃惊,因为韩国人很少有姓马的,后来她说自己其实是中国人。当得知记者来自哈尔滨时,这位女导游显得很开心:“实际我也是哈尔滨人,我老家是延寿县的。”“那你是怎么来韩国的?”记者问。这个女孩平静地说:“我是外嫁新娘。”

  马瑛秀出生在哈尔滨延寿县的农村。她家里有300亩地,却没人种。马瑛秀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不过,哥哥常年在东北四处漂泊,多年来没什么联系,弟弟也在一次意外中不幸落水溺亡。于是,村里人就笑话他们,说这家人不行了。但马瑛秀非常要强,她坚持家里的活不准外人插手帮忙。整整两年,马瑛秀像个男人一样种地,还开着农用车四处挣钱。车子有毛病了,她就拿着扳手自己修。

  当时,村里有不少女孩都嫁到了韩国,混得好像还可以,于是马瑛秀的父母也动起了心思。这时,马瑛秀的舅妈给她介绍了个韩国人,而且夸得天花乱坠:家庭条件好,住楼房,就是岁数比她大20岁。如果马瑛秀同意嫁到韩国,不但可以一步到位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还能拿到韩国绿卡。马瑛秀是那种挺能豁出去的女孩,岁数大怕什么?虽然明知道出去情况也不会太好,但总比困在家里种地强。而且,因为经常看韩剧,马瑛秀也对远嫁韩国颇为向往。2007年8月,马瑛秀在哈尔滨和这位韩国准丈夫见了面。逛了两天后,结婚这事就定下来了。三个月后,也就是11月28日,马瑛秀在交了5万元的中介费后,乘坐飞机到韩国完婚。马瑛秀说,那个彻底改变她命运的日子,自己今天还记得。

  付出比韩国人多20倍的努力

  美梦原来是一枕黄粱。来到韩国,马瑛秀要过语言关、就业关。她都挺过来了,现在她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努力学习,为的是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

  几乎是刚下飞机,马瑛秀的梦就醒了。到了韩国,没人来接她,最糟糕的是,她一句韩语都不会说。好不容易到了丈夫家,才发现他们住的根本不是什么楼房,就是一个破屋,条件比自己家还差。被骗后的失落,马瑛秀有种要死掉的感觉,她甚至想到了跳楼。但马瑛秀有泪只能背着人流。有时父母打电话来问她过得怎么样,马瑛秀不敢说实话,只能笑着说这里可好了,用善意的谎言安慰父母。

  仔细想想,一个中国女人身在韩国农村,一个人不认识,还想挣钱?能怎么办?就得不断充实自己,起码要先过语言关。在韩国,马瑛秀当了整整两年的“哑巴”,不敢开口说话。但马瑛秀一直坚持用电脑自学,故意不接触在韩国的中国人圈子,她知道只有在这种完全独立的环境下,学韩语才能更快。马瑛秀最初学韩语没什么招,她就用一种很笨的方法——学完字母后每天念韩文报纸,但她根本不知道报纸上写的是什么。直到有一天,马瑛秀听别人说一个词,跟自己念的对上了,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四个月后,马瑛秀已经能进行基本的韩语对话了。

  语言通了,但找工作比这更难。在韩国,没什么招聘启事,想找工作只能托熟人或者挨家问用不用人。而且,韩国人在雇国外劳工这点上很排外,他们只允许制造业和服务行业雇外国人。后来,马瑛秀终于在一家手套工厂找到了工作,她负责看生产手套线机器,一干就是两年。别小看这份工作,它也属于技术工种,她在国内学过,但很多韩国人并不会,她就边干边教。当时,工厂里共有四五台这样的机器,马瑛秀一人就要看两台,别人则是两人看一台。后来,马瑛秀为怀孕辞职不干了。有一次,生完孩子的马瑛秀在街上偶遇工厂的一位理事——他是厂里的二把手。那人见到马瑛秀,直接就问:“你什么时候能上班?”一了解,马瑛秀才知道,在她走后,因为看机器没有像她那样的成手,每天出不了那么多的手套线,人工费又贵,后来工厂干脆就把机器卖了。

  马瑛秀非常上进。在她怀孕和养孩子的三年里,她每天都在学习:读韩语书、用韩语写文章,了解韩国文化。这时,马瑛秀的韩语已经很像样了,经常有中国同乡给她打电话,希望在她们上银行、医院时,能陪在身边和韩国人进行沟通。有时候,夫妻间发生争吵,她甚至担任调解员的角色。因为语言不通,很多争吵都是来自于误会。多说几句话就能解决这么大的问题,让马瑛秀内心非常有满足感。

  马瑛秀有更高的目标,她希望能当韩语翻译和中国语教师。但这并不容易,马瑛秀曾联系过韩国“多文化家庭支援协会”,但报名后就一直没有消息。后来她又找到顺天市市厅,找到市长说她来自于一个国际家庭,需要关照。马瑛秀甚至说,只要给她份工作,不给钱也行,她希望能拥有这份经历充实一下自己。最终,马瑛秀被录用了,她现在的职务是顺天湾国际园艺博览会协力支援部国际支援组的运营成员,专门接待中国来的贵宾。

  但是,马瑛秀知道自己现在的工作并不稳定,因为顺天湾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并不大,马瑛秀打算参加一次韩国高考。在韩国,中国文凭得不到认可。而且,曾在齐齐哈尔商贸学校读过大专的马瑛秀,并没有拿到毕业证。马瑛秀现在还在学习,而且非常辛苦,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她和丈夫在外面租房住,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做饭、煲汤、送孩子上幼儿园,然后自己上班。回家后又要做饭、收拾家务,做完这些都快晚上11点了。

  从11点开始到凌晨2点,是她的学习时间。而2点到3点,她则要不断熟悉韩文打字。马瑛秀说,参加完韩国高考,今年8月她要参加翻译师资格证考试。明年,她还要参加保育教师考试。不过,那个考试比较复杂,每天晚上6点半到9点半,需要上一年的课,有点像中国某些大学专业的预科班。

  面对记者,马瑛秀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人在韩国打拼非常不容易,甚至需要付出比韩国人多10倍、20倍的努力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但她觉得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作为一个嫁到韩国的中国女人,千万不能看扁自己。抓住机会充实大脑,就会有好的生活。

  外嫁新娘的心态很复杂

  目前,在韩国顺天的中国外嫁新娘大概有300多人,来自浙江、青岛、福建、山东。她们中的不少人并不认真过日子,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怀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

  现在的马瑛秀,似乎对家乡没什么牵挂了。父母最近都来到了顺天湾,父亲在一家饲料厂当工人,母亲则在一家饭店打工。一家人能在韩国团聚,她心底的石头总算落下了。但是,人老了总会思念家乡。马瑛秀的孩子现在一岁半,她有个不算伟大但很现实的目标:等把孩子养大成人后,会让他到中国留学,自己再以陪读的名义回来。

  马瑛秀现在已能很坦然地面对那些苦难往事,毕竟自己挺过来了,偶尔提起也只是付之一笑。但马瑛秀的经历过于奇特,别人难以复制。马瑛秀说,她所掌握的信息是,像她这样嫁到顺天地区的中国新娘大概有300多人,她们来自浙江、青岛、福建、山东等地,其中一半以上是再婚的。但有不少人并不认真过日子,韩国丈夫对她们怎么样无所谓,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在家不做饭,钱留给自己花,夫妻吵架更是常事,怀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马瑛秀的耳朵里灌满了太多这样的故事,大多数时候她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实在讲不通就闭嘴。马瑛秀非常反感那些总说韩国婆婆如何不好的人,她觉得你把事情讲出来,别人不会帮你只会笑你。不从态度上解决根本问题,只是痛快痛快嘴毫无意义。马瑛秀觉得,一个女人独自出门在外,要心疼自己就得使劲地好好活着。她的话很朴素,却尽是人生奋斗的理儿。

  七面草一样坚韧的中国女人

  马瑛秀的这场跨国婚姻,其实就是一个想改变命运的农村人,嫁给了一个更穷的农村人。家无小事,鸡吵鹅斗,但她用中国女人特有的韧性和宽容化解了这一切。

  在顺天湾有种草叫七面草,生长在芦苇丛中,每年要随着环境的变换七次“换装”。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要随着环境而改变。马瑛秀是那种人——你把她放在沙漠上,不给一滴水,她也会想办法生存下来。马瑛秀和丈夫起初没什么感情基础,能“先结婚后恋爱”,更多是马瑛秀做到了。夫妻相处从来都不简单,那是两个脑袋、两个身体的相互包容,必须要磨练谦让才行。马瑛秀很明白事理,她从不以自己为中心,凡事都多看丈夫的优点,不给他太大压力。丈夫钱挣得不多,但马瑛秀从不抱怨,家里的饭菜都是她亲手做,从不出去吃,常常能用很少的钱做出一桌子丰盛美味的韩国菜。

  马瑛秀刚进门时,婆婆都快80了。她有6个孩子,3个女儿住在首尔,3个儿子住在顺天,但别人都指望不上,赡养老人的重担都落在马瑛秀夫妇二人身上。看到丈夫偶尔有情绪,马瑛秀就劝他不要过多抱怨。而在照顾婆婆时,因为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都不一样,马瑛秀曾受了不少委屈。但她始终坚信靠自己肯定能把生活弄得很好,最终她用对待生身母亲那样的爱,融化了婆婆冰封的心。但这个韩国老太很有意思,她嘴上从来不说儿媳妇好,但心里是有数的。有一次,她说好到另一个儿子家住上两个月,但只住了20天就跑回来了,她还是觉得这个中国儿媳妇照顾得舒服,感觉很满足。有时候,马瑛秀也和婆婆开玩笑:“我干活都要累死了,你就说一句话心疼我一下呗,我就又能浑身有劲了。”说完,婆媳二人都笑了。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