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5日讯 罗新刚事件再次把市民的目光聚焦到了公交车司乘矛盾上。昨日,市汽车总公司相关负责人来到罗新刚的住处看望其年迈的父母和13岁的女儿,并给家属送去慰问金2.6万元。记者初步统计,仅从2011年10月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内,哈市见诸报端的极端司乘冲突已达5起。仅在这5起事件中,公交车驾驶员3死2伤。
采访中,不少乘客对公交服务颇有微词,对于乘客的抱怨,公交从业者也是满腹委屈。
司机说委屈:“一天挨骂次数超常人一月”
对于司乘之间发生的矛盾,已在公交行业摸爬滚打31年的119路司机吕师傅深有体会。2011年5月,122路驾驶员孙树国在开车时突发心脏病,他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把孙树国送往医院,可为时已晚。
事后得知,孙树国与一女乘客就买不买票的问题发生争执,孙树国生了好大的气。“公交司机每天开车10多个小时,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时一个人一天挨的骂,比普通人一个月被骂的都多。”
拒绝站外开门挨骂
吕师傅介绍,自己昨天早晨乘坐110路上班就遭遇窝心事,“当车行驶到西大桥站台时,由于没有进站,司机没有开门,一70多岁老人对司机说:‘你怎么这么教条。’随后就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但我们有规定,不到站开门司机就得挨罚。”
不让前门下车挨骂
“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这一乘车规则小学生都知道,可就是有一些大人装糊涂。为了自己方便,不顾上车人的不便,硬是前门下车,司机稍加阻止,个别乘客便指着司机大骂。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你让司机怎么办,只能忍着。”18路司机刘师傅对记者说。
未听清要求挨骂
前段时间,还是乘坐110路,一老人问司机到不到哈站,当时车内很吵,司机没有听清老人说什么就没有回应,结果老人竟说:“你是哑巴啊。”“当时,我就看不下去了,我对老人说车内太吵你大声点说,司机能告诉你,至于说些埋汰人的话吗?很多乘客也帮着我说话,老人才没了言语。”吕师傅说。
线路临时调整挨骂
104路司机马师傅告诉记者,西大直街地铁施工期间,途经此处的多条公交线路调整绕行,个别站点临时取消。车队把调整通知贴在车厢内,可仍有许多乘客投诉。“更有一名乘客,通知就贴在他旁边,他硬是装看不见,破口大骂司机,你说可气不可气。”马师傅无奈地表示。
公交从业者有委屈,乘客也有抱怨。两天来,记者对博物馆、哈站、哈东站等10余个公交站点进行了走访,30余名乘客表示,公交车久等不来、过站不停、行驶中急刹车、不报站、司机态度粗暴等是他们常遇到的公交服务问题。
管理者说矛盾:多因沟通不足致纠纷升级
不到站要下车、拦车要求二次开门、强行前门下车后门上车、上车不买票,在吕广财等公交车管理者眼中,这4个问题是司乘之间口角的常见诱因。对此,管理者也很无奈,“一边是部分乘客不懂乘车规定,一边是部分驾驶员态度有问题,矛盾总在这里升级。”
对于司乘矛盾发生的数量,市汽车总公司工作人员说,没有专门的统计,但数量肯定不少,可以说每天都会发生。他们分析过司乘矛盾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乘客不懂乘车规定,例如公交车关门后不能开门,乘客仍在拍打车门要上车,司机不开门,双方很容易发生争吵。也确有一些司机的工作态度有问题,管理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加强司机职业教育和文明素质教育。
此外,这些管理者们也表示,有时车辆晚点也使得部分乘客心中积怨。“等了半天不来车,上车心里就有底火,再有点小摩擦,矛盾很容易就爆发。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很无奈,如果没有堵车等特殊情况,没有谁愿意晚点。但很多乘客不理解,甚至不想理解。”119路书记吕广财说。
公交司机的工资多与跑圈数挂钩,加之我市公交司机缺口较大,很多在岗的公交司机每天都要工作10小时以上,长时间的驾驶让很多人患上了腰部疾病、颈疾病、高血压、胃病等公交司机职业病。久坐和饮食不规律造成的亚健康状态和他们精神长期的高度紧张,往往造成心理上的焦虑。
对于他们的生存状态,我们将进一步关注。
链接
一年半5起极端司乘冲突
记者统计,从2011年10月至今,我市见诸报端的司乘冲突已有5起,造成3名司机死亡。除此次罗新刚事件外,其余4起分别为:
2011年10月13日,5路公交车司机陈宇庆被随身携带管制刀具的苑东滨当场刺死,之前两人在车内发生争吵。
2011年12月23日,340路公交车上一女乘客强行从前门下车,司机劝阻不听,两人发生口角。女乘客冲动之下抢夺车钥匙,导致行驶的公交车失控撞到路边指示牌,司机死亡。
今年2月23日,平房区210路公交车上,57岁的司机和一名30多岁乘客因为零钱大打出手,司机受伤嘴部被缝7针。
今年4月26日,31路驾驶员由长林驾车驶离站台时,一女子拦车要上,司机依例没开门。该女子逼停公交车,打电话叫来儿子,扒开车门殴打司机致其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