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与大连黑龙江商会举行恳谈会
2013-05-16 14:07:01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王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6日讯 15日下午,在大连市星海假日酒店,齐齐哈尔与大连黑龙江商会举行恳谈会,双方就合作、发展等彼此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并交换意见。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冬炎,市委副书记张贵海,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志鹏及市委办公厅、市外事侨务接待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商务局、龙沙区、富拉尔基区、市政府驻大连办事处领导参加恳谈会。

  恳谈会由张贵海主持。

  会上,韩冬炎向与会的企业家们介绍了齐齐哈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齐齐哈尔在招商引资上所具有的优势。

  韩冬炎说,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也完全符合中央政策。齐齐哈尔市有565万人口,但城市化率低,落后全国五个百分点。与省内较发达城市比,城市化建设落后十年时间,这个落后期对投资来说是一个机遇。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农民收入增多,为农民离开土地进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能够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城市化建设关键一环是解决就业,我们一方面发展装备制造业,一方面发展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城市化建设。齐齐哈尔市作为三线城市,目前迎来建材、建筑、地产发展的机遇期,县城则是发展载体,且空间很大,老城不断改善,加快建设新城,城边建食品加工园区,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

  韩冬炎说,大农业是齐齐哈尔市的特点,3500多万亩耕地,粮食产量260亿斤以上,占全省的五分之一。齐齐哈尔是我国发展绿色粮食生产的北部边际区域,嫩江是我国两条没有污染的河流之一,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自然天成。农业发展的空间很大,合作社建设使得土地聚集,形成发展合力,大型农机具使得土地增效,用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合作社变成了合作组织、农村社会管理组织、经济发展组织,彻底改造了农民、农村、农业。有这样好的基础,再引入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加合作社模式,就可以规范种植,市场监管好后,就可以打出自己的绿色有机品牌,让粮食价格翻番,同时把更多的食品加工企业引入县城,围绕玉米、大豆、马铃薯、乳业、养殖业进行深加工,好的原料、好的环境就可生产出好的产品。

  韩冬炎说,齐齐哈尔市是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是立市之根。一重是一个标志性企业,目前围绕一重配套的企业三年时间已经召回二十多个,其他还有轨道交通、齐重数控、齐二机床、北钢等骨干企业。围绕这些企业大力发展吃配经济,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现在需要懂市场的人把这些企业的产品整合并向外推销,在这方面投资前景十分广阔。

  韩冬炎说,齐齐哈尔市商贸物流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齐齐哈尔是黑龙江西部的中心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可以辐射到内蒙古、吉林、黑河、大兴安岭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2002年,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出台,齐齐哈尔市的大型企业逐渐焕发生机,但总体上市场份额还很小。受原有习惯影响,商贸还处于小商品经济状态,并没有完全融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就需要引入新的商贸物流,用开放促改革,用开放促变化。齐齐哈尔的商贸物流业需要一条大船进入,其他一些小船就会逐渐靠拢,形成一个舰队,发展前景就会很好。

  韩冬炎说,齐齐哈尔市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齐齐哈尔市是四加一城际旅游联盟城市之一,大湿地、丹顶鹤是齐齐哈尔的特色,也是绝对优势,温泉则给齐齐哈尔旅游地产提供了机会。旅游是一条线串起的产品,光靠齐齐哈尔还不够,可以利用周边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庆石油文化、五大连池冷泉、北极漠河以及俄罗斯异域风情等资源,打造未来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黑龙江第二个旅游核心。

  韩冬炎说,齐齐哈尔市天然苏打水资源丰富。黑龙江不仅有石油,更有“白色石油”——天然苏打水。目前苏打水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营销还较弱,但市场已经认知。克东县、拜泉县苏打水储量大、品质好,呈天然弱碱性,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只要做好营销,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另外,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尤其是马铃薯、大豆。马铃薯脱毒,大豆转基因,这两个产品的深加工,齐齐哈尔优势明显,今后发展这两个产业,就应像提到小商品就想到义乌一样,提到马铃薯、大豆就会想起齐齐哈尔的克山、依安、拜泉、讷河,到那时资源优势也就变成了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与会的企业家在发言中纷纷表示,听了韩冬炎书记讲话后,更增强了到齐齐哈尔市投资兴业的信心。齐齐哈尔市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政通人和的政治优势是投资企业发展的一个机遇,他们不仅要自己回乡投资兴业,更会向商界朋友推荐回齐齐哈尔投资,为家乡发展出力。

  恳谈会之前,韩冬炎还参观了大连黑龙江商会。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