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我的中国梦”系列报道之十】四十载后重返第二故乡老知青再续青春梦
2013-05-23 08:55:37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3日讯 题:【“我的中国梦”系列报道之十】四十载后重返第二故乡老知青再续青春梦

  记者 侯巍

  “我们的梦想就是要重走一回青春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早点让村民富起来,不辜负村民对老知青的信任。”五月是黑龙江省大田播种的季节,受低温影响,贾爱春、徐桔桔两位老知青这几天正和逊克县山河村村民抢播大豆。

 
徐桔桔(左)与贾爱春从山河村农机旁走过。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40多年前,正值青春年华的贾爱春、徐桔桔分别从上海和河南来到黑龙江畔的边境小城逊克县下乡,在山河村她们与老乡一道上山拉柴、下地种田、养鸡、养猪、打鱼,为边疆乡村带来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把青春留在了山河村。

  1979年,两人先后返城。徐桔桔在上影集团做财务工作,贾爱春去了北京。此后几十年里,她们一直没有中断与山河村村民的联络。

  “当年,山河村的老乡用朴实接纳了我们,与老乡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令我们刻骨铭心。”几十年里,两位老知青不管到了哪里,但她们的心却始终恋着山河村。村头的那棵大柳树,第一次参加集体劳动的场面……在两位老知青的心中魂牵梦绕。谈及知青岁月,老知青热泪盈眶,连说“忘不了,真的忘不了!”。

  难忘那段青春燃烧的岁月,促使贾爱春40余载后重返第二故乡。2009年,贾爱春回到山河村。此时的山河村已被并入另一个村子,看到乡亲们没个集体活动的场所,贾爱春卖掉了北京的一处房产,拿出30万元,在县、镇的配套支持下,盖起了知青会馆。

  正是这一举动让乡亲们深深感受到,知青对第二故乡爱的延续。能不能把老知青请回来,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乡亲们一次次向贾爱春提出邀请。

  下决心,重走一回“知青路”。带着对黑土地的浓厚感情和对现代农业发展前景的期盼,贾爱春重返农村,并且劝来了同样情系第二故乡的徐桔桔。

  2010年9月28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山河村重新恢复村建制;2011年11月7日,徐桔桔通过组织程序担任山河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1月4日,村里注册成立种植合作社,贾爱春当选为合作社董事长。

  “山河最大的优势是土地可以连片,用大型农机耕作更出效益。尤其是农村,就应该走大农机发展之路。”贾爱春、徐桔桔带着一腔热情,扶持农民发展蔬菜种植、养猪等多种经营,为村民探索共同致富之路,“只有老百姓富裕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高了,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的浪潮在小山村沸腾起来。两位老知青的到来,在山河村掀起了一场革命,村民们纷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2012年,山河村遭受了60年不遇的大旱。由于调整了种植结构,一改大豆一种30年的局面,采用了大机械化作业,大旱之年村民每垧地效益却比往年增加近2000元。

  知青们的回归改变了乡村的面貌。村里的路拓宽了,家家户户换上了塑钢窗,路边的铁栅栏也修建起来。多年没有活动的秧歌队、舞蹈队重新组织起来,仅有300多人口的小山村变得又热闹起来。

  贾爱春说,山河村有山有水,资源优势明显。今年我们要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同时还要尝试种植水稻。此外,还要建一个千万元的农机合作社和一个千头养猪场,让老百姓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知青一个群体的爱仍旧在这片土地上流淌。正是有了那么多知青的支持,我们才更有力量。”尽管已60多岁了,但干事创业的激情仍然在贾爱春、徐桔桔脸上绽放,“我们对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平台,我们一定要带领村民共同富裕,在这片黑土地上实现当年未竟的梦想。”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