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顺社区食堂内,居民正在吃午饭。
生活报5月25日讯 今年4月,哈市推行街道办新政,明确了社区的新职能,也让社区服务更惠民。24日,记者走访哈市部分街道办了解到,多家社区“试水”居民食堂,让居民乐享“饭来张口”,破解辖区居民就餐难。哈市民政部门也表示,计划在两年内每个中心社区配建一处居民食堂,今后逐步扩大至其他社区。
多个社区试开“居民食堂”
“一个人的饭最难做,做多了剩,少了营养少、口味还单一。”哈市道里区安和街居民周桂琴老太看着厨房齐全的炊具、冰箱里堆满的食物,可还是感觉做饭很难。
正像周老太所感受的,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下,吃饭难题正困扰着每个家庭。采访中,哈市抚顺社区郝主任对记者说:“一日三餐不是小事,但对于一些社区老人或人口少的家庭来说,做饭很为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尤其是中午饭,一些独自在家的市民或老年人都是对付着吃,不是买点吃,就是不吃,到晚上一起解决。同时,很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给孩子做午饭。为此,我们决定在社区开办食堂,解决辖区一些居民吃午饭的难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抚顺社区外,哈市工程社区、新城社区、江桥社区等,也陆续尝试着面向辖区开办了“居民食堂”。
荤素搭配下楼就吃热乎饭
目前,“试水”的社区食堂是啥样的,菜价如何?24日,记者来到抚顺社区的居民食堂一探究竟。
“一餐10元,饭菜种类多、干净放心,主要是离家近,吃着方便。”24日中午,还没到饭口,家住安和街的冯淑兰就来到抚顺社区食堂等着吃中午饭。冯老太今年已经90岁了,和女儿住在一起,白天女儿去上班,她就到社区日间照料室呆一会儿,吃过午饭后再出去遛弯。
当天的伙食是米饭、溜肉段和新三鲜,外加一碗米粥。今年64岁的王明晔也是社区食堂的常客,他说,自己和老伴年纪都大了,有时不愿意做饭,就到附近吃点包子、砂锅对付一顿,可总担心外面小店的卫生问题。
抚顺社区郝主任介绍,该社区是哈市最早开办居民食堂的,最初主要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后来到这里吃饭的居民越来越多,特别是周四吃包子时,买包子的居民都排起了长队,一中午500个包子不够卖。现在,食堂每天都更换菜品,基本上一个星期不重样。考虑到老年人体弱多病、忌口多,食堂尽可能做些清淡、低盐、荤素搭配的膳食,也根据个别老人的需求定做。
记者了解到,社区居民食堂每餐收费标准以10元为主,工程社区食堂每天两菜一汤,定价仅为7元钱。对此,王明晔老人建议,在冬天菜、肉贵的时候,餐价可以高点儿,但夏天菜便宜了,餐价就应降一些。
此外,部分市民表示,既然社区办食堂是为居民服务,政府是否可以考虑给一些补贴;考虑到一些老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社区食堂能否推出送餐到家的服务。
每个中心社区
都要配建一处
采访现场记者看到,部分居民食堂除了饭厅,还设有午休室、棋牌室、阅览室,供就餐者免费使用,这里已成为辖区居民的社交中心。一些居民就餐结束后,便凑到一起,聊天喝茶读报,其乐融融。
对此,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哈市一些社区食堂是刚刚尝试开办,多以午餐为主,服务人群以老年人为主,面向全体辖区居民,目前经营模式还在摸索中,今后我们会不断完善。”
道里区除首批试水的抚顺、工程、江桥等社区食堂外,最近哈市新华街道办事处的大发社区、埃德蒙顿社区等4个社区及兆麟办事处也正在筹建居民食堂。哈市民政部门刚刚出台了冰城社区建设发展规划,今年将社区食堂建设纳入社区服务功能之中,要求两年内哈市中心社区均要配建一处居民食堂,满足“社区15分钟服务圈”需求,以后逐步扩大至其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