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天桥下,1小时200市民冒险穿街
2013-05-25 12:54:5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马田园 王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男子抱着孩子横穿马路。

  天桥下两名男子准备穿过车流过街。

  行人“组团”过街。

  东北网5月25日讯 在道里区埃德蒙顿路、城乡路上,有约5公里的无隔离护栏路段。尽管设有多座天桥,但每天都有很多市民不走天桥,而是在宽数十米、车流密集、车辆时速平均超过40公里的路面上穿行过街。23日早高峰,记者来到该路段现场目击发现,近1小时就有许多市民穿越“车海”惊险过街。

  “着急爹”抱幼子冒险横穿

  23日7时30分,记者来到道里区乡里街和埃德蒙顿路交口处,过了此处的过街天桥往西,就进入埃德蒙顿路、城乡路上的无隔离护栏路段。道路南侧是祥泰人家小区的大门,道对过有一家幼儿园,附近还有20路、33路、71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共同停靠的站点,大量步行市民在此路段往来,正常情况下应从距离小区大门30米左右的天桥过街。记者在这里看到,双向十车道交通量较大且车速较快,据目测平均时速超过40公里。

  近8时,一名身着棕色T恤的市民抱着年幼的孩子,从祥泰人家小区大门走出,直接从车道横穿过街。

  由于沿途车速较快,这位父亲一度只能抱着孩子站在道路正中的双实线间,等待车流稍缓继续横穿,最终将孩子送到了街对面的幼儿园。大约10分钟后,这位“当爹的”又一路小跑横穿返回。3分钟后,一名白衣白裤的中年男子同样抱着幼儿横穿过街。

  8时23分,记者在天桥下看到,一名粉衣女青年从埃德蒙顿路北侧横穿马路,与此同时,一名中年男子正走上天桥。女青年等待车流出现空隙穿行至路中间,看见道路另半幅快速来车只得继续等待,由于车流较大,大约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女青年始终被“截”在路中间。而此时,走天桥的那位市民已经顺利通过,另一名走天桥的市民也赶上了女青年的“进度”。对此,交警对记者讲,为保证安全,市民应杜绝横穿过街行为,特别在遇到车辆并行状况时,横穿者最易遭遇危险。

  尽管设有天桥,许多市民却似乎视而不见。记者在现场数着,7时30分至8时30分的1个小时里,就有200余名市民从天桥附近百米范围内横穿马路。


  市民建议天桥应挨着公交站

  众多市民横穿马路已经挺危险,不少私家车、客货车、港田车、三轮车也来“添乱”,纷纷在此路段越过双实线违法掉头。

  8时10分,一男子骑着摩托横穿马路,过到一半时,从群力方向驶来的两辆车见其仍在前行,分别向左右躲闪,紧贴着电摩托两侧惊险开过。

  附近市民苏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路中间没有护栏,违法掉头在这个路段司空见惯。同时,苏先生对行人不走天桥横穿马路的事也有些看法。头上就是天桥,为啥还冒险横穿马路?对此,一些市民似乎有着某种“共识”:“上下天桥麻烦,直接过不是快吗?”而事实上,未必。

  交警表示,该路段车行速度快,路面又宽阔,行人横穿实际上很难一次通过,几经等待、冒着生命危险,最后也经常要两三分钟才能通过,与走天桥相比并不“方便”。

  从乡里街至机场路零公里处约5公里路段中,横穿马路随处都在发生。除了一些市民缺乏文明、守法、安全意识外,许多市民还对附近路段的一些“硬件”设施提出了建议。

  “首先一定得安护栏。”附近美晨家园小区居民田先生表示,有了护栏,横穿、违法掉头情况都会因“没有条件”而减少。

  祥泰人家小区居民王先生表示,这一段5公里的道路中天桥“有点少”,特别是一些老年居民,有的需要步行数百米才能上天桥过街,实在不方便,希望相关部门能适当增设天桥,满足市民通行需求。还有市民表示,附近多条公交站点设置位置集中且距离天桥较远,如能积极调整,让天桥“挨着”公交车站,违法过街情况也将减少。

  交管部门将设置隔离护栏

  记者从交警顾乡大队了解到,由于行车速度快、行人横穿马路多,此路段曾多次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今年1至4月,这一路段已发生了5起车祸,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

  交警顾乡大队副大队长魏刚介绍,车辆并行时,司机侧前方视野会受到遮挡,特别是与大型客车、货车并行时,这一情况会更加明显。埃德蒙顿路、城乡路路段限制时速为70公里,许多车辆在并排快速行驶下视线被挡,一旦突然出现市民横穿马路,临近车辆可能提前刹车、闪避,但并行车辆则因无法预判,不能及时反应,极易导致严重事故。

  对此,魏刚建议市民尽可能选择走天桥过街,杜绝“中国式过马路”,安全文明出行。

  记者从市交管局获悉,交管部门已决定在埃德蒙顿路、城乡路路段设置5公里的中心隔离护栏,保障附近居民交通安全及该路段文明秩序。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