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日讯 一台50万元以下的畅销家用型乘用车,需要加价2至5万元不等才能尽快提到现车。这种行业“潜规则”正在被打破。记者近日走访哈尔滨市汽车销售市场发现,去年畅销的加价车型,今年明码实价的“加价”变成了提车时需购买1万至2万元的内饰配件。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大汽车生产商不断推出各式车型和汽车销售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汽车销售市场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加价提车的怪象有望逐渐消失。
畅销车加价从明变暗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机场路上的一家奥迪汽车销售4S店。销售顾问告诉记者,发动机为2.0T的5款奥迪Q5车型售价从38.36万元至54.17万元不等。其中,48.19万元的舒适型Q5有现车,其余车型需要订购。
当记者表示想要现场提车时,销售顾问表示,舒适型的Q5需要多花1万元装配导航、倒车影像才能提走,而售价为38.36万元的最低配的Q5则需要在店内装配2.5万元的配件,才能最快提到现车。
记者注意到,豪华型Q5低于售价为56.77万元的其他车型都需要变相购买1万至2.5万元不等的内饰、配件等汽车用品,才能最快提到现车。其中,售价越高的加价越低,售价越低的加价越多。而去年提一辆奥迪Q5则至少需要5万元现金。
随后,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大众途观城市型越野车原来提车时需加价5万元,现在提车时则要花2万元购买内饰配件。
中级轿车还送配饰
一家大众4S店销售顾问告诉记者,现在中级轿车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美系、韩系等品牌的中级轿车销售势头上升明显,福特、现代、起亚、雪铁龙等知名品牌已在我国市场上推出了不同价位的中级轿车。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等豪华汽车生产商也将一些中级车的价格下探到20万至30万元,抢占中级车市场“蛋糕”。
去年,大众迈腾轿车需要加价5000元至10000元不等;今年,除提车时无需加价外,部分车型还送导航等一些配饰。
大众旗下第六代高尔夫2010年一上市就抢尽风头,当时要加价5000元才能在2个月内提车,而不愿加价的至少要等上半年以上。去年各大汽车生产商在紧凑型家用轿车方面引入、推出新车型,“高六”面临着不打折就卖不动的局面。从去年开始,“高六”不仅打折还送一些配饰。
加价提车由来已久
市场上加价的车型一直都是各自领域的畅销车型。资深业内人士老许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加价提车就已出现。2000年左右,私家车市场还没有开放,市民只能从一些外贸公司买到“配额计划”外剩余乘用车,加价提车随之出现。2004年、2005年,我国私家车市场迎来第一次“飞跃”,日系、德系等知名品牌汽车的紧凑型轿车销量急剧上升,部分汽车品牌的紧凑型轿车甚至出现了脱销,加价提车的现象再次出现。纵观这几次“加价潮”,当畅销车型供不应求时,加价提车成了“规律”。
“汽车生厂商每年产车量是固定的,而当年的产量都是上一年度制订的。今年一个车型热销,订单太多、产能不足、车源太少,汽车经销商就会通过加价提车方式‘稳定’市场,其实最终是汽车销售商受益。”老许这样说。
竞争越激烈加价越少
“垄断”是加价提车的根本原因。在吉普车销售市场上,奥迪Q5和途观一直都是各自价格区间的“领头羊”,鲜有对手。去年年底,福特推出翼虎,刚上市订单就排到今年7月,途观“顶不住”了,只能将加价5万元现金降到花2万元买内饰提车。
黑龙江汽车商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畅销车型加价提车是市场竞争力不足的表现。大众、丰田等一些知名品牌推出一款更新换代的产品后,便会受到追捧,脱销、加价提车接踵而至。而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各系列车型竞争非常激烈。比如,在美国中级轿车市场上,同一类型的中级车一般都会有4、5个竞争对手,而在我国国内只有1到2个竞争对手,甚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