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尔滨政法机关出台20条举措为产业项目护航 附举报电话
2013-06-08 15:43:59 来源:东北网  作者:魏义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8日讯(记者 魏义松)哈尔滨市8日出台《哈尔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产业项目大招商和企业发展20条工作措施》,坚决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证照颁发、项目审批等方面向各类经济组织和经营者索贿受贿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

 
哈尔滨市召开政法机关服务保障产业项目新闻发布会。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据市委政法委秘书长杨功伟介绍,去年以来,哈尔滨市政法系统全面启动了助企专项行动。先后组织全市政法干警与9400余家企业对接,对大项目建设和大企业组织开展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涉外商务活动,提供快捷高效服务;选拔30名优秀律师组建“市政府法律顾问团”,与全市65个招商分局对接,参与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审批、落地建设及经济合作等项目的法律论证,提供高水平法律服务。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开展交通法规、消防常识及治安防范等方面的培训;对企业内部或周边可能发生的严重火灾、自然灾害事故,治安、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及时进行预警性告知,并协调解决等专项行动。

 
杨功伟介绍“20条”具体内容。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为维护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哈尔滨市严厉打击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走私、诈骗、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侵犯知识产权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已审结此类案件543件,判处罪犯719人。侦破涉企经济犯罪案件146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100万元。特别是成功侦破了冒充全国知名品牌抗肿瘤药物的“11.15”假药案件,公安部为此专门发来贺电。查办商业贿赂犯罪、工程建设和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40件49人。

  为切实改进执法司法工作,努力降低外来投资者、本地经营者和企业投资成本、经营成本和诉讼成本,哈尔滨市出台了《哈尔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产业项目大招商和企业发展20条工作措施》这20条措施具体包括4个方面,即:切实保护外来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企业、涉项目案件和纠纷;切实提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司法水平;不断强化便民利企服务措施。

  《措施》明确规定,对侵害外来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案件,一律视为大要案件,集中最强办案力量,快速查办,秉公处理,使其人身财产免遭不法侵害,或在遭受不法侵害后,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救济与补偿。加大对企业和项目建设周边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力度,全面完善“打、防、控”综合整治工作措施,建立健全企业周边治安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对各类市场主体,不论内资外资、公有私有、国有民营、本地外地,都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其合法权益,坚决防止执法特殊化,坚决不搞地方保护主义。坚决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证照颁发审验、项目审批、土地征用、工商管理、税收征管、贷款发放等方面,向各类经济组织和经营者索贿受贿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对外来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报警、投诉、举报和控告,给予特别关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迅速开展工作,及时反馈办理结果。

  为保障20条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哈尔滨市政法委要求各级政法机关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所属单位服务保障产业项目大招商和企业发展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因执法司法不当给当地发展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人员及分管领导责任,确保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哈尔滨市直政法各部门设立优化发展环境公开举报电话,市公安局:87661623,市检察院:82359273,市法院:82377383,市司法局:85891033,市国家安全局:51922789。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