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3日讯 12日6时30分,环卫部门对沿江两岸清扫保洁基本结束,比计划提前一小时收工;整个端午之夜共收运垃圾200余吨,比去年减少约80吨。城管、环卫人员在今年端午作业中体会到,垃圾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也与端午环境保障工作的提前安排、周密部署、高效作业密不可分。
素质提高,落地垃圾明显减少
昨天清晨7时,当记者来到斯大林公园、九站广场、友谊路等沿江地带时,游人已经大批散去,江畔的草坪、路面留下的垃圾已经基本清扫拉运完毕,水刷车、边石冲水车开始上道冲洗。道里区城管局机械大队副队长刘展郡感到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他告诉记者,今年端午的垃圾清扫量虽然仍较大,但环卫工人明显感觉总量比去年减少了,最突出的是落地垃圾大为减少。过去,游人离开后垃圾遍地,今年很多游人将垃圾放进垃圾袋内,然后集中堆放在垃圾箱附近,清运起来方便多了。另外,凌晨的一场降雨,让很多游人提前离开江畔,使清扫保洁作业可以把握时机,抢前抓早。
周密安排,环境管控全覆盖
为了全面做好今年端午的环境保障工作,市城管办、市环卫办、各主城区做了严密的部署安排。提前调配人员、车辆,科学组织分工,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其中重点管护沿江南岸的道里区提前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细则,成立端午节临时工作指挥部,抽调30名管理员充实到环卫作业队伍中,第一时间掌握一线情况,快速协调应急。市区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24小时监控重点点位,缩短问题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主干街路水冲公厕24小时开放,并在公路大桥、友谊路与经纬街口、九站广场、斯大林公园等重点区域分别增设移动公厕5座;在防洪通道、友谊路沿线等区域增设果皮箱100个,便于减少落地污染;同时调配10台垃圾压缩车,自11日18时开始,分别停放在通江胡同、通江广场、防洪纪念塔、斯大林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及时做好垃圾倒运工作。
昼夜疏导,确保老街秩序井然
11日晚至12日上午,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及防洪纪念塔广场的游人络绎不绝;两侧增加了许多销售节日商品的商贩。为做好人流疏散工作,确保街区环境整洁、畅通,11日开始,中央大街管理处机关干部和执法人员全员上岗,明确任务,分段划片,连夜奋战在工作一线,对街面两侧流动商贩以疏导为主,对烧烤等明火作业坚决取缔。
针对街路垃圾量大的实际问题,中央大街管理处提前与道里区城管局协调,调配两台垃圾压缩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便于垃圾的收集倒运,并临时雇用50多名农民工,充实到环卫队伍中,及时清运街面垃圾杂物。
清扫保洁,人机结合随机而为
从11日晚开始,道里区城管局对哈药路、河鼓街、公路大桥、经纬街、友谊路、九站街、井街、尚志大街、地段街、索菲亚广场周边等重点街路、重点区域,采取“人员密、快保洁”、“人员疏、快清扫”作业方式,并抽调100名环卫人员充实到重点部位,保洁时间延长至24时;同时调集700名环卫作业人员,从12日3时开始集中清扫;调配15台干扫车、19台洗扫车、14台水车24小时待命,循环水冲洗作业。
12日凌晨降雨后,踏青人流有所减少,环卫人员把握时机抓紧清扫。
截至昨早8时,道里区共出动环卫工人6000余人次、机械清扫车70余台次、小型垃圾收运车70余台次、大型垃圾压缩车20余台次车,清运垃圾130余吨。松北区清理北岸垃圾70余吨。两岸垃圾总量比去年减少三分之一。清扫作业保洁时间在昨天清晨6时30分基本结束,比计划提前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