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8日讯 眼下,今年高校毕业生毕业的日子进入倒计时状态,同江市委、市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如何实现就业格外关注,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
针对同江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工作效率偏低,青黄不接这一现状,这个市挖掘部分空编,并在财政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拿出部分资金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发了部分事业编制,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2013年4月,在同江市城市社区开发了30个事业编制,通过公开考试招聘的形式选拔出3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各社区工作。目前,同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教育、卫生领域将再招聘42名高校毕业生,以解决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问题,充实教师和医护人员队伍,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自2010年至今,共计有174人通过公开考试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
同江市还认真落实“三支一扶”、村村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就业政策,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报考,服务基层农业、基层教育、基层医疗。对于服务期满的项目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对应岗位公开招聘过程中给予优先录用的优惠政策。针对项目生专门开发一部分岗位,单独进行考试,便于其更好就业。今年同江市有25名大学生考上村官即将赴村任职。近几年,同江市累计招聘“三支一扶”大学生26人,村村大学生5人,大学生村官46人。
为做好困难家庭大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按照省人社厅部署,同江市就业局制定了《同江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彩虹工程工作方案》,通过电视台面向社会广泛发布招聘信息,按照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原则,通过考试选拔的14名困难家庭大学生现已全部上岗。几年来,这个市累计安置“彩虹工程”大学生43名,大学生在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的同时,也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同江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力度的加大,选择回乡发展的大学生逐年增加,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有限,国有企业大都进行了改制。针对这一情况,就业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拓宽大学生就业工作渠道。并深入到管理规范、经营正规的非公企业走访,摸排出一批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工种和岗位,本着专业对口、体面尊严的原则,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择业观,把目光转向非公有制企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仅在大商集团同江千盛百货购物商场就安置了高校毕业生24名。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已通过大商集团这个平台脱颖而出,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肩负起各个方面的事务,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同江市非公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