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平房区“党支部便民代办站”让村民享受一站式服务
2013-06-28 20:57: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8日讯 (记者 张锐) 过去只有一些招商引资企业才能享受的“一站式”服务优惠政策,如今在哈尔滨市平房区所属的11个行政村得到普遍实行。村民只要将需要办理的证件、咨询、贷款甚至缴费等日常生活事宜告知“党支部便民代办站”,就会有专人代理完成,有时党员代办员还会服务上门。

  搭起党群连心桥

  当初为什么要设立党员便民代办站?平新镇东福村党支部书记史常发说,东福村是平新镇比较偏僻的村子,交通的不便给村民进城办事带来不少困难。几年前村民王金凤在部队当兵的儿子入党需要政审,她跑了好几趟,也没开出相关证明来。眼看来不及了,王金凤求史常发帮忙,史常发是“有身份的人”,跑一趟就把证明开全了。这件事引起了镇村党政领导的“反思”,于是设立一个专门的“代办站”,专门解决村民诸如此类的问题。

  以“党支部便民代办站”出面办事,各职能部门从扶持村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都在费用上进行了减免。三两个人代理全村四五百家的事,省时、省力、省钱,村民没有不拥护的。

  目前,平房区已经成立了三级代办服务网络,在乡镇设立农民办事大集、村村设立党支部代办站、自然屯设立党员代办点,由镇、村、屯的党员干部任代办员,无偿为村民提供证件办理、贷款担保、咨询服务等6大类,30多项业务。三年来,全区11个代办站已为村民办理代办事项一万余件,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着落。平房镇党委书记何志武认为,“党支部便民代办站”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搭起了党群连心桥,实现了“便民办理、为民解忧”的最初设想。

  严格考核择优录用代办员

  在平房区民生服务大厅,经常会看到身着蓝色西服、白衬衫,胸前挂着“农民代办员”红色胸卡的人,他们动作麻利,穿梭在几个服务窗口前,一会填表一会递上一些材料,这些人就是各村的党支部便民代办站的代办员。

  42岁的韩祯村党员代办员白修臣,在担任代办员之前是村里的治安调解员,成为代办员之后,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干这又辛苦、又没有工资的事时,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这是个替村民跑腿学舌的角色,没有工资,可是既然村民信任咱,咱就好好给村民办事。各村的代办员都是经过严格考核后择优录用的,我很自豪”。

  平新镇党委书记王少敏表示,“代办员不仅要替村民办事,还会涉及到钱款,必须找一个可靠的代办人。为了让好事办好,平新镇党委由专人负责代办点建设运行工作,通过翔实记录代办事件,保证代办事件及时完成,最大限度地让村民满意。通过小小的代办站,一点一滴地践行党的宗旨。”

  他是党员代办员的优秀代表

  白武成是东福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人朴实,性格耿直,做事认真,有着一副难得的热心肠,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白。十年前,在村民们的推举下,老白当上了村里的理财组长。在东福村考虑“党支部便民代办站”人选时,老白就被镇村领导看中了,因为他一直担任村理财小组组长,头脑也非常灵活,在村民中有很高的威望。

  谁家有病人住院报销需要跑手续,村民需要办理户口、身份证、交电费,复印一些证件,这些普通人眼里看似小事、杂事、琐事,老白都不厌其烦地去办理。村民们满意的笑声和淳朴的话语,在老白的心中激荡起幸福的旋涡。一提起老白,东福村党支部书记史长发深有感触地说:“党支部便民代办站就是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事,不掺杂任何东西。老白办事没有星期天,不知什么时候老百姓有事就来找你。替老百姓办事有的涉及现金,该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剩几块、几毛钱,老白都会一五一十地找给人家。有的农民说剩几块钱就拿着花吧,老白从来不那样做,他是党员代办员的优秀代表。”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