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29日讯 伴随着大连港巨轮启动,中国北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120辆Q系列力拓矿石车和120辆BHP矿石车,运往澳大利亚丹皮尔港和黑德兰港;与此同时,北满特钢的钢材正在对东盟出口;绥芬河、东宁各口岸货物进出忙碌不停……今年以来,全省商务战线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努力破解对外贸易发展难题,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挖潜力、保增长、促发展。前五个月,全省外贸进出口实现1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实现78.4亿美元,同比增长76.1%。
“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取得成效,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整体思路,我省商务部门从抓企业、抓项目、抓配套、抓招商入手,迅速推进。依托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黑河等重点工业城市及口岸城市,全省形成一批出口加工产业集群,企业外向度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商品及传统大宗商品均实现较快增长。全省地产品共出口16.6亿美元,增长12.2%。
对俄贸易占全省进出口半壁江山。我省加强对俄营销网络和平台建设,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前5个月,对俄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增幅高达33.2%。但受国内需求不足,尤其是自俄进口资源类商品价格走低影响,对俄进口下降9.8%,致使对俄贸易仅实现8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对俄贸易占全省进出口半壁江山,占全国对俄贸易四分之一的地位没有动摇。
对欧美传统贸易伙伴普遍增长。其中,对东盟、拉美、香港、澳大利亚增幅较大,均实现了倍数增长,主要是一些重点企业进出口表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如九三集团自巴西进口大豆,齐齐哈尔轨道交通对澳大利亚出口轨道车辆,北满特钢对东盟出口钢材等大幅增加。
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平分秋色,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全省有进出口业绩企业1851家,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21家;超5000万美元企业55家;超1000万美元企业157家,占全省外贸总额89.7%。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进出口额分别占全省总额的41.3%和54.9%,特别在出口方面,私营企业占全省出口份额的87.3%,全省外贸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虽然全省外贸进出口延续了增长态势,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国际贸易争端常态化、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扬,特别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给出口不断增加压力,外贸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大。下一步,全省将认真分析扩大外贸进出口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坚定不移地围绕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加快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打造开放型产业集群、培育外贸转型基地、加快境内外园区建设,建立扩大地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的促进机制,着力提高外贸运行质量,努力推动对外经贸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支撑和牵动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