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逊克县新春村干部群众联手共圆“富民梦”
2013-06-29 19:41:46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云卿 王文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29日讯 6月27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逊克县新鄂乡新春村孙常信家就已经热闹起来。县、乡两级包村干部和乡亲们共计50多人一同来到他家,帮助他家更换屋顶的“铁瓦盖”,这个平日里安宁静谧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都站满了忙忙碌碌的人们。

  在年初以来逊克县委举办的“转作风、下基层”活动中,逊克县委宣传部先后多次深入所包扶的新春村,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春村三年帮扶规划》和《新春村经济社会五年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先后为新春村制定了“稳民心、改面貌,调结构、增收入”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稳豆、减麦、增加经济作物;发展黄牛养殖和黑木耳养殖”的经济发展思路;建设了占地5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购置了相应的健身器材、器乐设备和秧歌服、演出服;协调乡党委、政府帮助解决4500延长米的铁栅栏。

  为了更好地把“转作风、下基层”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华多次带队深入该村实地调研,确立了孙常信等五户重点贫困户作为帮扶重点,采取“剖析麻雀,靶向包扶”的方法,正值壮年因病致贫的崔玉山、刘振山、鞠春利等三户帮助协调使其享受到大病救助、农村低保等国家政策,帮助联系地栽木耳种植,不但提供启动资金,而且协调专业技术人员免费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实行“一条龙”式的技术服务,进行“造血式”扶贫;对已经94岁,卧床多年的耄耋老人邢淑琴直接给予现金,进行“输血式”扶贫;对年龄偏高,体弱多病,劳动能力较差,独立生活的孙常信两口,针对其住房年久失修已经漏雨的实际状况,由本单位干部职工义务为其维修房屋,改善其生活环境,同时进行现金帮扶。在此基础上,将上述五户包扶重点作为本部门长期包扶对象,与5位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结成帮扶对子,形成“长期帮助、直至脱贫”的包扶模式。

  当宣传部将《新春村整村脱贫帮扶方案》与新鄂乡党委、政府进行对接时,乡党委被宣传部的扎实作风深深打动,提出分担一半购买“铁瓦盖”的资金,并派出干部职工一同参加义务劳动;县乡两级包村干部的行动,使新春村群众深受鼓舞,都自发地找到村干部,提出义务帮助孙常信维修改造房屋。于是,就出现本文开头的感人一幕。

   当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华将装着500元现金的红包分赴各自家中,交给邢淑琴、刘振山、孙常信等人手中时,他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曾经因病致贫,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刘振山激动地说:“你们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体会到生活中不光有磨难还有阳光,你们的行动,不光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们全村群众看到了共同增收致富的希望;我一定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努力种好黑木耳,为群众带个好头。”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