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4日讯 近日,经过连续半个月的缜密侦查,富拉尔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破获一起网络诈骗案件,抓获在某高校就读的犯罪嫌疑人高某。
半个月前的一天,一名二十六、七岁的男青年满头大汗地跑到富拉尔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报案,称在网上被一名大学老师骗走24000元钱,希望警方能帮他追回被骗的钱。
小伙子名叫邓军(化名),几年前毕业于我省一所名牌院校,现在富拉尔基区某国企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是助理工程师。几年的工作经历,使邓军逐渐意识到,现有的学历根本不够用,要想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必须再进行深造。
于是,邓军想到了读研,可他连续两年参加母校硕士研究生考试,都名落孙山。就在这时,2012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邓军通过百度贴吧结识了一名网名为“名校名师”的网友,此人自称是邓军母校大学的老师。
几次网上接触,“名校名师”得知邓军想读研后,表示这事不难办,自己就曾帮助过几名学生办理了读研的事,有的现在已经顺利毕业了。听后,正苦于读研无门的邓军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忙求“名校名师”帮帮自己。
见状,“名校名师”经过一番推辞后称,得找“枪手”和学校领导,但得需4万元的费用。话落,邓军当即表示钱不是问题,这两天就筹齐了给送过去。但对方说,他还在外地参加学术研讨,见面不方便,让邓军将钱直接打到他卡上就行。听完,邓军心里多少有些没底,就在网聊时,特意向“名校名师”打听一些关于学院的一些事,但每次“名校名师”都能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邓军对他的身份深信不疑了。
接着,邓军按照对方要求,将个人资料和6000元钱先给对方邮寄过去,而后又将18000元也汇了过去。其后,“名校名师”又几次电话催邓军将剩下的16000元汇过去。但邓军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手头并不宽裕,遂告诉“名校名师”再过一个多月年终奖发下来就给对方打过去。
不久,网上公布了第一批考研录取名录,邓军上网查了好几遍,根本没有自己的名字。见状,邓军急忙打电话向“名校名师”询问,对方解释说,今年审查特别严,第一批根本进不去,只好办到第二批里了,并且称过几天就可以来报到了。
听完,喜出望外的邓军立即就到单位办理了辞职手续,并且宴请了亲朋好友,只等着到大学读研了。可是,第二批录取名录公布后,邓军发现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连忙给“名校名师”打电话,不想,对方手机停机了,于是,又立即上网联络,发现原来每天泡在网上的“名校名师”也不在线上了,邓军这才意识到受骗了,急忙跑到富拉尔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报案。
听到案情汇报后,富拉尔基公安分局副局长李永成和刑侦大队长李耀华当即部署四中队负责侦破此案。中队长梁剑飞带领侦查员王文博、朱磊细致梳理犯罪嫌疑人的相关线索,但几次前往哈尔滨围绕银行开户、快递投递地址等信息开展工作,都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至此,案件侦破一时陷入僵局。
邓军曾通过微信的方式与“名校名师”联系过,侦查员听后,顿时眼前一亮,何不用微信搜索“附近的人”的功能,到高校试着搜索“名校名师”。于是,侦查员带着邓军来到哈尔滨某高校,通过搜索,发现“名校名师”居然真的在网络内出现。见状,王文博和朱磊逐渐缩小搜索范围,最终将嫌疑人锁定在某高校研究生院。而后在学校保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在研究生学院读研二的“名校名师”抓获。
原来,“名校名师”系该学校的高材生,6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学校本硕连读。到大学后,他努力读书,每学期考试都名列前茅。尽管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老师和学校也很器重他,但他总感觉自己和同学相比有些寒酸。时间长了,受周围人影响开始注重穿衣打扮,逐渐爱慕起虚荣来,由于经济上经常捉襟见肘,让他的思想慢慢发生了微妙且可怕的变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诈骗的例子。于是,他注册了“名校名师”的网名,打起了网上诈骗的主意,将邓军24000元钱骗到手后,除了买了一部手提电脑,其余的不到一个星期就让他挥霍个精光。